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微信与微博“斗法”移动支付 银行也不甘示弱

2013年07月19日 08:40   来源:杭州日报   

  最近,张洁每次到杭州大厦附近逛街时,总能碰到几个年轻人给她塞些促销样品。

  而他们只有一个请求,那就是用张洁手机中的微信“扫一扫”该产品的二维码,并确认关注。“可以通过微信预订我们的产品,支付的时候用支付宝就可以了。”促销小姐耐心地说。

  不过,更让张洁觉得不可思议的是,促销小姐还告诉她,再过些天,她就可以用微信的支付功能直接下单了。

  促销小姐并没有口出狂言。记者获悉,微信5.0版本将推出与财付通合作的支付功能,财付通还会联合QQ手机版一起来做移动支付。

  而此前,这一市场长期被阿里巴巴的支付宝占领。

  一向财大气粗的银行也不愿放弃移动支付这块“蛋糕”。经常上手机版微博的人,会在醒目的置顶位置看到中信银行力推的“异度支付”结算类品牌,包含了时下最热门的二维码支付、NFC支付(近距离无线通信)、全网跨行收单等子产品。

  随着移动物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电商也成为各路人马的必争之地。而在这当中,谁能抢占到移动支付的先机,显得至关重要。

  微信与微博“斗法”电商

  移动支付是重要一环

  阿里巴巴入股后的新浪微博与腾讯微信这两大社交平台,目前都拥有庞大的用户群,并且都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社交媒体,而是掺进了交易属性。

  更重要的是,在它们背后,是国内两家互联网大佬——阿里巴巴和腾讯在电商市场酝酿的一场大战,并且现在“好戏”才刚刚开始。

  腾讯日前正式确认,微信5.0版本将推出支付功能,可以实现线上支付和线下消费的结合。面对微信的来势汹汹,阿里巴巴也开始加速支付宝的升级,向第三方应用全面开放账户体系,并加入了正当红的余额宝服务。同时,传闻已久的“新浪微博淘宝版”也会上线。

  双方在移动电商的斗争中互不相让,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便是抢占移动支付的先机。

  支付宝自不必说。依靠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品牌归属感,目前已经有着相当成熟的用户群。而腾讯自身的第三方支付工具嵌入到公众账号中,不仅能实现微信公众账号内的支付,还可以实现扫码支付及在商家APP内一键支付。未来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微信平台上购物,比如话费充值、火车票和飞机票购买、数字内容或虚拟物品消费等。

  抢滩移动互联“异度空间” 银行打响保卫战

  互联网再次改变了金融业的常规形态。而在移动支付方面,一向淡定的银行也开始走“激进”路线。

  前不久,中信银行在南京举办发布会,首次在业内推出 “异度支付”品牌,包含了二维码支付、NFC支付、全网跨行收单等产品,这意味着银行终于吹响了网络金融保卫战的号角。

  “客户的消费行为和支付行为正在发生变化,减少现金、普及网络、推广无卡支付是我们今后发展的方向。”中信银行行长朱小黄在发布会上表示。

  据了解,中信异度支付的核心价值是实现了三个分离。一是购物行为和支付行为的分离;二是支付行为和结算方式的分离;三是支付行为和支付工具的分离。

  其中,二维码支付作为“异度支付”的重点产品,将有效地解决线上线下的融合,使支付不再受物理网点和PC终端的限制,随时随地完成支付操作。

  记者从中信银行杭州分行获悉,目前中信携手苏宁推出的线上线下二维码购物支付计划正在推进中。届时消费者可通过苏宁无线APP各种应用及扫描店内和易购网站上的商品二维码,进入到HTML5的中信银行支付页面,通过首次绑定银行卡后,输入密码即可直接付款。

  在支付后,消费者凭借中信银行发送支付完成的动态二维码凭证,可选择送货上门或当场拿货和取发票,这样可以为客户节省排队等待收银、拿货的大量时间。

  大数据时代下 移动支付发展速度惊人

  伴随着高速移动通信网络的建成以及智能终端的发展,移动支付成为继现金、银行卡之后一种全新的支付方式,从而在各方面改变了大众的消费习惯。

  从我们最习惯的POS机刷卡开始,到去年各家银行跃跃欲试的内嵌式手机直接支付,再到如今的二维码和微信支付,我们的支付习惯也经历了一次次变革。

  不得不说,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移动支付行业正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

  根据央行的数据显示,2013年一季度移动支付达1.98亿笔,总金额超1.1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9.30%和206.46%。移动支付的增长速度跃居各类支付业务之首。

  同时,根据权威数据预测,到2016 年的全球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超过6000亿美元,是2011年的三倍。再加上新一轮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发放,更是给了这一行业顺畅通行的绿灯,未来长期内看涨。

  目前的情况是,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从各自优势领域出发,从两头切入:第三方支付企业、P2P贷款公司利用互联网平台介入金融服务业;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业,则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出网上银行、电子银行乃至电子商务平台,掀起渠道的电子化革命。


(责任编辑:韦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