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专家认为应辩证看待人民币存款余额破百万亿

2013年07月17日 11:39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受访人

  范建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贺力平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金融系教授

  “你拖祖国后腿了吗?”近日,随着央行发布的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微博上掀起了一阵“比存款”的吐槽热。根据中国人民银行7月12日发布的数据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达100.91万亿元,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于是,不少网友以13亿人口计算,得出人均存款是77623元的结论。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范建军和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金融系教授贺力平,分别从专业角度对新出炉的专业金融数据进行了解读。

  人民币存款余额突破百万亿元,意味着什么?

  中国经济时报:央行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达100.91万亿元,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这一突破意味着什么?能透露出哪些信息?

  贺力平:人民币存款余额突破百万亿元说明以下几点:第一,人民币存款余额很高是与中国整个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第二,数字的增长表明了机构、个人对我国银行体系有基本信心,而存款总量保持增长趋势,说明银行业作为金融体系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保持增长的;第三,银行业总体资金情况良好,因为存款是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范建军:人民币存款余额是M2的最大组成部分。但由于当前各种金融创新及理财产品的发行、影子银行、资金的宽松程度等因素都会非常明显地影响M2的变动,所以,人民币存款余额突破100万亿元并不能说明更多问题。美国很早就放弃了M2这个货币政策调控指标。

  老百姓手中的财富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金融资产,主要以存款形式存在;另一种是物质资产,即不动产。在存款余额中,有60%以上是以定期存款形式存在的,这些定期存款的货币属性已大幅降低,更多地凸显了其资产属性。

  因此,对于存款余额和M2,更应从资产角度来看,而不能从流动性角度来看。M2不应该作为测量流动性规模的指标。

  人民币存款余额包含哪几个部分?

  中国经济时报:有网友说,“若以13亿人口计算,人均存款是77623元。”您怎么看这组数据?这样的算法是否具有合理性?

  贺力平:人民币存款余额数据是指在中国的银行体系中人民币的存款余额,有几个方面要进行说明:第一,这个数据不包括中国银行体系中的外币存款,如果包括外币存款,这个数据还会更大,即如果折算成人民币可能还会增加大约10万亿元。第二,这100多万亿元的存款余额包括居民存款,也包含企业存款,还包括各种政府机构、事业机关的存款,因此,这组数据中居民存款大约是40多万亿元,而其他的部分是非居民存款。

  范建军:人民币存款余额包括三个大部分:居民储蓄存款、企业持有的存款和机关团体持有的存款,比如事业单位等。这个平均数不能说明问题。总体来说,人均存款越多,说明我们的经济发展越好。

  近年来存款余额增速放缓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经济时报:按照统计,2008年5月,人民币存款余额首次突破50万亿元,到2010年年底达到80万亿元。这表明,在约两年半的时间里,存款余额增加了30万亿元。而从2010年年底至今,同样是两年半时间,存款余额只增加了20万亿元。这就证明,存款余额增速已经放缓。原因是什么?

  贺力平:存款增速减缓的最根本原因是基数。在基数很高之后,其增长力就会下降,这是基数效应的问题。增长力的减缓并不是完全值得担忧的事情。因为伴随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的投资多样化,存款增速自然会有所减缓,这从国际经验中也可看到。

  以前,企业有钱以后,都会转化为存款。现在,投资渠道多样化,会有很多证券化产品,企业资金就不一定要放在银行中作为存款。存款增速的减少并不能表示社会资金的增速相应放缓,而很可能意味着金融市场多样化的发展。另外,考虑经济增速原因,如果经济增速减缓,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存款增速也会相应降低。

  范建军: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发展,金融产品创新也在不断扩大,企业债在这几年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加上大量发行的理财产品、股市的扩容等,都分流了银行的一定存款。居民资产以理财产品、债券形式存在则不被统计成为存款。如果这些都被统计进来,数据就会和国民财富的增长成正比。

  人民币存款余额突破百万亿元是否面临相应风险?

  中国经济时报:人民币存款余额突破百万亿元,是否需要关注其中潜藏的风险?

  范建军:存款是一种社会财富的体现。当然,存款过多也可能令银行承担风险过于集中。应该让投资渠道更加多元化,多一些股票、债券和理财产品,来分流一些风险。

  对于打压影子银行是否有利于化解系统性风险还值得商榷。影子银行为银行系统,分担了很多的风险,还把大量的间接融资变成了直接融资,这降低了系统性风险。应该对其进行规范而不是进行打压。

  如果金融市场投资多元化,拥有更多理财产品,就可以由产品持有人直接承担风险。大额资金持有人是有一定风险承担能力的,从整个社会的风险最优化角度来说,这是有利的。而且,理财产品本身有一定门槛的,能够进入这个门槛的投资人风险承受能力相对更强,这些理财产品在具有高风险的同时也可获得高收益。

  贺力平:不能从人民币的存款余额简单判断是否存在风险。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是要实施利率市场化,在利率市场化后,银行之间的竞争会加剧,银行针对自身存贷款产品的定价能力也会上升。对此,相关政府决策也已做出明确表态,即在利率市场化的同时引入存款保险体制,让所有的中小储户免去担心。

  这也是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尤其是流通体制改革的必然进程。(记者 牛福莲实习生 谢亚楠)


(责任编辑:蒋诗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