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投资者期盼现金流入更稳定 定期支付引市场关注

2013年07月16日 08:45   来源:西安晚报   

  随着六月份的远去,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局面渐趋正常,但这却一举惊醒了市场“稳定现金流”的意识。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现金流已不仅仅是企业的资金流入流出概念,更关乎到个人及家庭财务计划的“钱”景。从目前的实际运行看,最理想的投资方向是“既能享受投资收益,又能获得稳定、可持续的现金流入”这一脉。那么,如何获得稳定现金流入,就成为投资者日常投策中的关键考量因素。

  在这种态势中,国内资本市场的“定期支付”概念一经首现便成为市场各方的关注焦点。根据监管层公开信息,即将正式登场的工银瑞信月月薪定期支付债基这一创新平台,在国内首度引入了定期支付概念,即管理人按合同约定的支付周期,根据约定的年度支付比率,以定期支付日的资产净值为基准向持有人提供稳定现金收入的机制。值得关注的是,定期支付是以份额支付,支付后投资者持有的基金份额数将相应减少。管理人承诺每年为投资者定期支付的额度或比例一般情况下固定,也可根据市场情况浮动调整。

  “与目前市场上的普通分红方式不同,定期支付强调明确的支付频率和支付额度,管理人须按照约定严格执行,投资者的未来现金流入将得到保障。”市场人士指出,传统的基金分红必须满足“可供分配利润”、“收益分配后份额净值不能低于面值”等监管要求,且次数和额度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管理人的主观意愿,投资者只能被动接受决策,无法像“定期支付”那样提供稳定的现金流预期。

  定期支付模式在海外市场早已存在,由于能够提供定期收入,对退休群体和养老金等机构投资者具有吸引力。据Bloomberg统计,仅2011年香港和新加坡就发行了数十只定期收入基金。记者总结国内市场已获批的几只定期支付型基后发现,它们在具体的定期支付条件、支付周期和年度支付比率上均不尽相同。细分来看,在资产配置上通过重点关注公司债、企业债等企业机构发行的债券,获得相对稳定收益的同时能有效控制风险的类型,更适合那些期待较高年度支付比率、对资金流动性需求高的稳健型投资者。 记者 林晓鸿


(责任编辑:韦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