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投资私募对冲基金要小心 对冲并非为业绩上保险

2013年07月12日 09:32   来源:深圳商报   张 琨

  对冲基金,对于深圳投资者来说已不再陌生。去年以来,国内多家私募均尝试发起对冲策略产品,面向高净值人群推销,称其能够较好对冲市场风险。然而,记者近期从多名投资者的反馈了解到,在私募对冲基金开始悄然推广的背景下,其潜在风险却容易被忽视。

  对冲基金说明书“看不懂”

  “这样的产品我能买吗?” 深圳资深投资者杨小姐近日从银行理财经理处得到的推荐,就是带“对冲”光环的私募基金,但看了基金说明书后,已有近10年投资经验的她却拿不定主意,于是向记者咨询。

  她给记者发来的一份北京蓝X私募发行的对冲基金产品“蓝X一号”说明书显示,该对冲基金将采用“灵活对冲”策略,并拟通过华富基金私募基金专户形式发行。“蓝X一号”一方面购买股票作为多头,另一方面配置股指期货对冲,根据产品说明,该基金将在上涨行情中加大现货投资比例获利,在弱势行情中加大股指期货配置对冲下跌风险。

  杨小姐说,除这一产品外,近期还有不少机构向她推销“对冲”概念产品,推销人员告诉她,采用“对冲”策略的产品无论大盘涨跌都能赚到钱。她有些动心,但投资这些产品的起点都在100万元左右,看了说明书后,又感觉“看不清楚”。

  “灵活”背后暗藏风险陷阱

  然而,记者将这份说明书拿给多名金融业内人士看时,却被指出多项“需要警惕”的地方,首当其冲的就是止损线和浮动收益分配这两项,投资者应注意其中的风险收益是否对等。

  “首先,虽然说是对冲基金,但本质上仍是一份风险不小的产品。” 深圳私募人士邹建斌表示,在以上产品说明书中,止损线设在0.7,同时将0.75设置为警戒线,这说明该产品可能的最大亏损是30%。

  此外,在富有私募特色的投顾浮动收费部分,该产品的设置为“产品净值低于1.1部分不收取任何提成,净值在1.1~1.3间提取该区间净值新高的30%为业绩报酬,净值在1.3~1.5间提取该区间净值新高的40%为业绩报酬,净值1.5以上提取该净值区间净值新高的50%。”对于这一提成方案,邹建斌认为风险收益并不匹配。

  另外,华安基金一位不愿具名人士在看过说明书后向记者表示,和公募基金的投资说明书相比,私募对冲基金说明书“过于简单”,并未对投资品种和投资策略明确说明。投资者取得30%净收益时需要产品净值上升至接近1.5左右,同时还需要冒着30%损失的风险,在风险收益上也并不匹配。他说,“投资者要买这类对冲基金,需要对该私募本身有更深认识。”

  “虽然私募比的是实力和收益,但刚募集的私募不宜提出过高的业绩提取比例。”昆泰投资刘鹏表示,高额激励也不能说就一定有问题。而如果一方面要求投资者能够承受可能大额亏损的风险,另一方面却只考虑如何尽可能多的切分利润,这意味着投资者承担了大量风险,而私募在赚钱后却能分享大笔利润。

  对冲并非为业绩上保险

  对冲基金是否有了对冲就高枕无忧?记者查询WIND数据发现,全球对冲基金6月总体亏损1.4%,为自2012年5月来的最大亏损。其中,使用量化模型的对冲基金6月亏损了6.3%。

  而在国内,对冲基金整体的表现较好。私募排排网总监助理彭晓武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以对冲基金形态发布的私募产品共36只。虽数量不多,但产品业绩总体不错。

  好买基金的数据显示,从半年业绩来看,20只中性对冲产品中仅有两只亏损。收益率排名前两位两只产品,收益率分别为3.46%和3.18%。

  彭晓武认为,国内对冲基金目前的发展仍在起步阶段,且由于目前投资对冲基金仍然需要百万元起步,投资门槛仍然较高;敢于买入这些私募对冲产品的,都是一些资深投资者,他们善于学习分析,从这个角度来看,并不需过分担心。

  “对冲基金最终还要看管理者的水平。”邹建斌表示,虽然目前国内对冲基金表现总体还好,但投资者不应被对冲基金光环所迷惑,应学会判断风险。他认为,随着对冲基金产品的增加和投资门槛的降低,未来对冲基金这也会优胜劣汰。


(责任编辑:韦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