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经济处在转型和调整的过程中,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控物价是中国宏观调控的平衡术需要转好的四个“球”。经济变局中,众说纷纭,为廓清迷雾,即日起,中国新闻网财经频道推出中国经济观察系列评论。力求理性阐释中国经济大势,客观梳理当下经济脉络,密切关注经济结构调整,深度解析经济改革和政策动向,以期为读者呈现真实的中国经济。
中新网7月12日电(财经频道 曾会生)据央行10日消息, 日前央行金融研究所与世界银行集团成员国际金融公司(IFC)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在农村金融、微型金融和移动银行方面开展合作研究,促进金融普惠。专家认为,中国的普惠金融在小微信贷和农村金融方面推进力度比较大;呼吁出台全国性的发展规划,放开村镇银行准入门槛,把国务院关于设立民营银行的政策细化落到实处,这些措施会对中国普惠金融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普惠金融发展有成就 小微信贷和农村金融力度推进大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指出,中国一直重视包容性金融体系建设,通过发展农村金融和微型金融使金融服务更多惠及低收入群体。据悉,2005年普惠金融概念被引进我国,央行推动在山西、陕西、内蒙古、四川和贵州5省的5个县进行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
普惠金融体系主张让所有人都得到相应的金融服务,只有包括穷人、富人、一般人和大中小企业在内的所有不同服务对象都得到金融服务,各类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和组织都有机地融入金融体系,才称得上是普惠金融体系。
近年来央行采取了支持涉农金融机构改革、对涉农金融机构实施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加大再贷款再贴现支持、支持涉农和小微企业在债券市场融资等多种政策措施,支持农村金融和微型金融的发展,取得良好的效果。
7月1日央行对部分分支行安排增加再贴现额度120亿元,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投放。再贴现是央行提供流动性、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的货币政策工具。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已累计安排增加再贴现额度165亿元。截至目前,全国再贴现额度为1620亿元。
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中国在普惠金融政策和监管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小微企业信贷融资,政府的推进力度比较大,包括浙江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和浙江丽水的农村金融改革试点,都对普惠金融发展有很大促进作用。
央行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再贴现支持力度,对小微企业、涉农行业等融资需求较大的地区适当增加再贴现额度。
建议出台全国性发展规划 制定民营银行设立细则
潘功胜表示,下一步,要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作用,借鉴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借力国际组织,发挥政府各个部门和各个层级的力量,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和微型金融服务。
白澄宇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近年来中国的普惠金融服务有一定的发展,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据他介绍,在金砖国家中,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都有政府或者议会制定的国家层面上的普惠金融规划,中国目前还没有相关的全面规划。他建议由国务院牵头制定全国性的普惠金融指导意见或者统一规划,全方位提升中国的普惠金融服务。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提出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7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允许发展成熟、经营稳健的村镇银行在最低股比要求内,调整主发起行与其他股东持股比例”。
不少专家分析,风险自担的民营银行有望开闸。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预计,在政策层面,今年至少会设立一至两家民营银行。
不过白澄宇对中新网财经频道表示,设立民营银行的政策需要由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出台实施细则,更具体有效地落实。
此外,白澄宇提出,再贴现只是为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农村金融体系还需要再发力,进行创新。比如,应该放开农村地区村镇银行的准入门槛,让民间投资直接开办银行,让“三农”享受到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