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份以来 A股持续下跌,6月25日上证指数更是创下1849点新低,跌幅达到24%,而这期间以中石油为首的权重蓝筹股遭到市场抛弃,股价一路走低,沪深300指数下跌幅度高达28%。
2012年,中国证监会曾任掌门人郭树清力捧蓝筹股,但是2013年蓝筹股的低迷严重挫伤了投资者的信心。如果说郭树清履任证监会主席后,开启了蓝筹股时代,那么郭树清离任后,蓝筹股却再度陷入沉寂。
有市场人士认为,作为股市监管者,他们应着眼于完善股市制度,而非给出投资建议。“挺蓝筹”类的表态,或许一时会被投机者利用,但说多了,市场未必会买账。
3月17日,肖钢接替郭树清担任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A股市场并没有因此而振奋,反而继续2月以来的下跌行情,走出了新一轮的熊市。
沪深300指数自去年12月初开始,反弹行情一直延续到今年的2月8日,区间反弹超过600点。但是2月18日之后,沪深300指数掉头往下,到6月25日最大下跌幅度达到了28%,跌去768点,至昨天已跌去567点。沪深300估值也回落到去年12月4日附近, 1949点当日的市盈率为9.19倍。
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在前任掌门人郭树清的力挺之下,蓝筹股曾经风起云涌掀起一轮行情,与目前蓝筹股的低迷走势有着天渊之别。
蓝筹股
虎头蛇尾
2012年,郭树清担任证监会主席,曾经在多个场合提到“蓝筹股已显示出罕见投资价值”,而且推出多个举措吸引长线资金入场。“沪深300等蓝筹股的静态市盈率不足13倍,动态市盈率为11.2倍,显示出罕见的投资价值。”这恐怕是郭树清众多语录中,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也成为主导此后蓝筹股行情的关键政策信号。
投资者
响应号召
买入蓝筹股
2012年2月,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15日的成立大会上,郭树清首次公布了他对A股市场投资机会的研究。他表示,“目前2000多家上市公司毫无疑问是中国最优秀企业的代表。其中沪深300等蓝筹股的静态市盈率不足13倍,动态市盈率为11.2倍,显示出罕见的投资价值,这意味投资的年收益率平均可达8%左右。更重要的是,近一段时期以来,股价结构也趋于改善,绩优公司、蓝筹股票价格上升快于其他企业。”
而随后,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在发布的答记者问中,再度倡导投资蓝筹股。该负责人称“目前沪深300指数公司占总市值的65%,营业收入占全部的74%,净利润占全部的84%。这些数据表明,蓝筹股就是市场的主体,是股市价值的真正所在。”
短短一周时间,证监会方面接连力挺蓝筹股,彻底激活了投资者的热情,蓝筹股也当仁不让成为投资热点。地产、机械、水泥、商业等蓝筹股纷纷发力,并取代题材股,成为推动大盘成功突破2400点的中坚力量。大盘能够突破重重阻力并创新高,主要推动力就是以地产股领军的蓝筹股,该板块成为主流资金重点介入的蓝筹板块。
再次力挺
权重股却见顶
时隔近一年,郭树清再次在公开场合两度力挺蓝筹股。2013年1月14日,郭树清在香港出席亚洲金融论坛时表示,目前A股的估值结构并不合理,蓝筹股“优质不优价”,而中小企业股票却平均有50%的溢价。
在1月16日举行的《经济学人》领军者会议上,郭树清再次表示中国资本市场结构不合理,蓝筹的估值以往是17、18倍,现在是15倍,估值仍然比较低。
但A股市场中,金融、地产两个权重板块却已出现阶段“筑顶”现象。上证综指失守2300点,两市成交量也出现萎缩。自1949点反弹至今,这是市场首次出现连续两日下跌的局面。
同样是郭主席力挺,蓝筹股的上涨力度却大大减弱。
业内声音
“挺蓝筹”说多了市场不会买账
郭树清认为蓝筹股的估值应当在17、18倍,而目前不少蓝筹股估值离这个目标还有一段距离,还有较大的投资空间。但也有不少分析人士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蓝筹股上涨很难被理解成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投资行为,尤其是很多包括QFII在内的机构经过本轮上涨后纷纷减持银行股,显示其目的并不是通过长期持有享受分红,而是采取博取利差的方式赚取利润,名义上是价值投资,实为价值投机。
不可否认,不少蓝筹股已经具备了投资价值,尽管短期内未必能实现投机回报,但值得长期持有。市场对郭树清两次表态的由热变冷,或许值得郭树清及他的下属们思考。作为股市监管者,他们应着眼于完善股市制度,而非给出投资建议。“挺蓝筹”类的表态,或许一时会被投机者利用,但说多了,市场未必会买账。
股指突破2000点
昨日午后,蓝筹板块集体爆发,有色、煤炭以及券商等均呈现快速拉升的走势,受此带动,股指强势拉升突破2000点大关。
截至收盘,沪指报2008.08点,涨幅2.17%,成交728亿元;深成指报7851.25点,涨幅3.30%,成交85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