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央行再延续债市整顿风暴 叫停银行间债市线下交易

2013年07月10日 07:56   来源:北京晨报   

  对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整顿,监管层似乎并不满足于仅仅带走几个“蛀虫”。昨日,央行针对银行间债券市场下发“整顿文书”的“第8号公告”,明确叫停银行间债市的线下交易,继续规范银行间债市的秩序。

  央行公告称,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债券交易应当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交易系统达成,债券交易一旦达成,不可撤销和变更;中央国债登记托管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和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不得为未通过同业拆借中心交易系统达成的债券交易办理结算。

  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表示,央行此举是4月份银行间债券市场整顿风暴的后续,旨在禁止此前提及的代持问题和银行利益输送的问题。

  赵庆明坦言,这条规则方便央行的监管:价格透明化后,如果价格过分偏离正常值,就说明有猫腻。

  业内人士透露,此前银行间的债券交易很多并非通过正规的平台和渠道,私下交易已经成了众所周知的秘密,并已经形成一条成熟的套利链条。债券通过机构交易员、基金经理或券商等低买高卖,进行“空手套白狼”的套利行为。而他们往往在买入时要求见券付款,在卖出时要求见款付券,从而疯狂套利,实现利益的输送。

  实际上,从今年4月起,监管部门就开始掀起银行间债市整顿的风暴。不仅调查了多名基金公司高管、银行高管,也同时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全面推进全款对付(DVP)结算方式,废除见券付款、见款付券等交易结算方式,以遏制上述违规行为。

  此外,央行此举或将对银行理财产品产生不小的影响。一位股份制债券交易员表示,此前经常参与线下交易的账户类别中,以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管理人为名义的账户也在其列。

  这位交易员坦言,以后债券交易全部搬上“台面”,就等于将交易完全阳光化,银行理财业务此前从事线下交易存在的差价将会荡然无存,央行的“8号公文”恐怕也将拉低银行理财业务的利润。


(责任编辑:蒋诗舟)

閸掑棔闊╅崚甯窗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