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李剑阁:国债期货将助推金改

2013年07月08日 07:27   来源:国际金融报   张竞怡 

  7月6日,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理事长李剑阁在申银万国衍生品论坛上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过去国债期货停有停的原因,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我个人有一种责任感,应该站出来呼吁恢复国债期货。”

  近两年后,李剑阁成为恢复国债期货交易的最积极呼吁者,2011年、2012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剑阁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两次提出“恢复国债期货的建议”提案。

  国债期货18年沉默

  18年前,时任中国证监会常务副主席的李剑阁是1995年“3·27”国债期货事件调查和处理的主要亲历者,并参与关闭了当时的国债期货市场。18年后,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国债期货的批复》,同意中金所上市国债期货。这个消息让李剑阁长长舒了口气,放下了心中一大重担。

  李剑阁分析,18年前,受“3·27”事件影响,中国的国债期货交易被暂停。当时,国债期货交易出现问题的原因,与交易所和经纪人缺乏风险意识和相关经验、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国债现货市场规模过小、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监管部门缺乏监管手段有关。可惜当年并没有认真深入地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有益的经验。

  “目前,中国经济和金融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国债市场规模庞大、品种齐全、参与机构众多,监管体系和法律法规也已相当完善,重启国债期货的时机已经成熟。”李剑阁强调,“对于风险不要害怕,无论是市场还是世界都充满风险,风险本身不可怕,就怕不知道在风险哪儿,而一旦知道了,就能应对。”

  有利人民币国际化

  在李剑阁看来,中国发展国债期货交易越来越有必要,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利率风险暴露已经进入活跃期,风险管理需求日趋旺盛,国债期货交易能有效帮助我国的金融机构和经济当事人规避利率风险,保障金融体系的安全。

  “从国际经验来看,国债期货的推出并不要求一个国家已经达到利率完全市场化的程度,只要国债现货市场实现利率市场化,就具备推出国债期货交易的条件。例如,美国1976年推出了世界上首个国债期货合约,而其利率市场化直至1986年才全部完成;日本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直至1994年才结束,却早在1985年就推出了首个国债期货合约。从美国、日本利率市场化的情况来看,国债期货推出往往比利率完成市场化提前10年左右。”李剑阁说。

  国债期货交易也能促进利率市场化和利率体系的完善,提高债券定价的有效性和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促进中国债券市场的整合和深入发展。

  另外,国债期货有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随着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推广,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功能加强,境外持有人民币的政府和机构购买和持有中国国债的需求日趋强烈,需要运用国债期货来管理持债风险。上市国债期货,有助于增强境外政府和机构持有中国国债的积极性,提升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责任编辑:魏京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