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公务车采购“新政”被指对合资品牌影响不大

自主品牌呼吁政府加大采购量
2013年07月05日 06:57   来源:中国经济网   

  虽然最新的公务车采购目录中自主品牌占绝大多数,但业内人士认为这对合资品牌影响不大,因为它们在私家车市场已经有深厚的根基

  公务车采购一直是“三公消费”中的热点话题之一。自十八大以来,政府不断提倡“厉行节约”,公务车采购向自主品牌倾斜、新式军牌严禁豪华车辆使用等消息频出,使得前几年高歌猛进的豪华车市场骤然降温。据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超豪华车进口量则同比下滑35.5%。

  不过,从目前记者掌握的消息来看,虽然政策上有意向自主品牌倾斜,但订单量仍不是很大。而真正成为某部长、省长座驾的自主品牌汽车,恐怕也只有红旗。

  一位不愿具名的自主品牌车企相关人士向记者抱怨道:“现在订单量也只有红旗多一点,其他的品牌都很难签到大单,而且真正受益的自主品牌其实没有几个,都很难做。”

  在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宇恒看来,政府的扶持并不能长久,提升自身在技术、研发、营销、渠道、品牌等方面的实力才是自主品牌的出路。

  奥迪表示“不予评价”

  提起“官车”,不得不提奥迪。不过,早年以“官车”形象率先打入中国市场的奥迪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我们对此不予评价”。据了解,在2010年之前,奥迪在中国每年的总销量中,有20%左右的份额都来自于公务车采购市场,2011年的比例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达到了10%至15%。

  一位盖世汽车研究院研究员认为公务车采购“新政”对合资品牌影响不大,因为它们在私家车市场已经有深厚的根基,他表示:“以奥迪为例,奥迪在多年前就有意摆脱官车形象,重点开拓私家车市场,现在看来它也是成功的。”

  一直以来,合资品牌采购量占公务车采购规模的近90%。数据显示,奇瑞汽车每年公务车市场销量仅为三四千辆,长城汽车每年公务车销量仅是其年销量的6%左右,并且多为乡镇级公务用车。

  今年3月份,工信部公布《2013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在包括400多款候选车型的目录中,中国的自主汽车品牌产品占到绝大多数。与之前的名单相比,新目录中没有奥迪、大众、丰田、别克等外来品牌。

  “现在采购新政并没有明文说只采购自主品牌,只是设定了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不得低于3%的企业才能入围,但实际上是排除了绝大多数合资企业,因为他们很多没有研发投入。这也体现出国家对合资企业的要求与期望。”上述盖世汽车研究院研究员称。

  6月17日,外交部发布的一则微博称“王毅外长公务用车从今天起使用国产红旗轿车”,并透露是红旗H7轿车,引起业内广泛关注。

  张志勇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公务车采购应力挺自主品牌汽车,这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大部分车企都是国有的,政府就是大股东代表,如果自己生产的汽车自己都不买,“说不过去”。

  另一方面,近几年来,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自主品牌车企做大做强,比如资金投入、财政补贴等,目的就是为了让自主品牌发展得更好,但这种形式效果太慢,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应该就是公务车采购自主品牌汽车。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政府公务车采购额已占到汽车消费市场总额的8%,金额达到800亿元以上。“但由于价格不透明,不好换算成具体采购数量。”上述盖世汽车研究院研究员告诉记者,受益的自主品牌车企主要是国有大集团和小部分表现出色的民营企业,比如长城、吉利等。

  车企呼吁有“量”的突破

  “‘新政’中提到的主要是针对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对于省部级干部用车并未受此限制。”一位盖世汽车研究院研究员告诉记者。

  据有关媒体报道,此前,在厦门公车采购招投标会上,中标的车辆包括广汽传祺GA25 2013自动至尊版和GA5 AT豪华版、一汽大众B50 2012AT尊贵型、别克英朗等12款车型,其中,国产自主品牌只占三席,合资、外资品牌轿车仍占多数。

  因此,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目前自主品牌在公务车采购领域仍面临一些问题。首先,不少自主品牌的公务版车型都是为政府采购而生的“定制版”,其配置与进入私人销售领域有一定区别;其次,自主品牌公务车版所销售的区域有一定地方性,不少地方政府都会采购当地自主品牌企业所生产的车辆;再者,有些部门的采购只是政治任务,使用频率非常低。

  从目前车企公布的订单来看,政府的采购量都不是很大,超过1000辆的为数不多,而能成为部级以上干部“座驾”的自主品牌汽车更是屈指可数。

  不过,在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志勇看来,公务车市场重要的不是销量,而是对“消费潮流”的推动作用。他认为,中国政府“带头”采购自主品牌汽车后,会大大增加其品牌效应,从而影响大众的消费潮流。(证券日报 陈妍妍)


(责任编辑:向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