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扩张冲刺上市 中小险商筹资频发次债藏隐忧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 财经人物--财智人生
· 独家视点--一家之言
· 财富生活--孔方世界
· 行情直播--股市资讯
 中国经济网 > 财经频道 > 保险 > 保险滚动新闻 > 正文
 
机构扩张冲刺上市 中小险商筹资频发次债藏隐忧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8年01月07日 13:15
    日前,记者从中国保监会获悉,合众人寿申请募集10年期规模为11亿元次级定期债务正式获批,而这是该公司自2007年4月引进意大利欧利盛金融集团,11月又引进日本太阳生命保险株式会社后,又一次增资扩股动作。

    尽管该公司并未透露其募集次级债务的目的,但市场人士分析,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保险业的快速扩张,保险公司资金实力已经成为其未来能否快速发展业务的关键,通过发行次级债券已经成为中小保险公司筹资的一种重要方式,虽然这种方式能够快速扩充保险机构的资本实力,达到机构扩张甚至未来上市的目的,但是潜藏的风险也难以回避。

    1月3日,为促进保险公司加强经营管理,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首席财务官任职资格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及起草说明。

    发行次债最终为上市

    记者了解到,自2004年中国保监会发布《保险公司次级定期债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以来,泰康、新华、人保、太保都不同程度地募集过次级债券,而泰康人寿两度募集次级债券,融资额达到17.4亿,两次发行次级债券的目的均是为增加其偿付能力,而发行的次债也主要由泰康资产管理公司运作。

    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一位教授表示,一般来说,保险公司增强偿付能力主要有上市融资筹措资本、增资扩股、财务再保和发行次级债券等四个途径,由于财务再保成本相对偏高,上市和引资更非一蹴而就的事,所以,近年来,新华人寿太平洋人寿等公司通过发行次级债来补充偿付能力。

    市场人士则分析,保险公司发行次级债的目的,从短期来看是为了增加公司偿付能力或者加快机构扩张速度,但是最终目的则是为了上市。泰康人寿一高层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三大保险巨头上市之后,接下来属于第二梯队的中小保险公司准备冲刺上市,而泰康等几家保险公司均有意在2008年和2009年完成上市准备,公司资本实力的充足则是最基本的条件,其实泰康的偿付能力并非不足,只是为了进一步增强资本实力,为未来的上市做准备。

    2007年6月份,生命人寿也对外透露要通过定向发行10亿次级债券,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曾对其次级债券的信用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经过最后审定,给予AA-的信用等级。据生命人寿相关负责人介绍,AA-这一评级意味着获评机构即便受到不良的经济环境冲击,也有很强的能力按期还本付息,公司2006年末偿付能力为384%,远超监管要求,发行次级债是为未来的业务快速扩张做准备,目前国内多家大型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对生命人寿此次发行的次级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表达了认购意向,各方正处于进行交易的实质性磋商阶段。

    暗藏三大风险

    随着美国次级债风波席卷全球金融市场,引发多家海外金融巨头出现巨额亏损,甚至濒临倒闭,“次级债”也成为金融市场谈虎色变的名词。一家保险机构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内市场包括银行、保险公司发行的次级债券与海外次债风波以及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法里的“次级贷款”中的“次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一般各种证券的求偿权优先顺序为:一般债务>次级债务>优先股>普通股,求偿权优先级越高的证券,风险越低,次级债券里的“次级”仅指其求偿权“次级”,并不代表其信用等级一定“次级”。

    但是记者也了解到,此前民生银行建设银行等上市银行都曾发行过次级债券,而购买银行次级债的一般都是保险公司,而本轮中小保险商发行次级债券,认购者多数是商业银行。业内人士分析,保监会出台的《办法》,无疑扩大了中小保险公司的融资渠道,相对于上市而言,申请发行次级债的保险公司只要符合《办法》规定的条件,将有相当一部分的保险公司可以搭上发行次级债这班车,而且由于次级债的期限在5年以上,这就使得保险公司通过发行次级债所获得的资金在至少5年时间内是稳定的,有利于保险公司就这部分资金制定长期的投资计划,实现稳健经营。

    但是该人士称,次级债的发行依然存在风险,因为次级债通常具有长期性、次级性、偿还非保证性三大特征,次级债债务人只有在确保偿还次级债本息后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的前提下,才能偿付本息,这就使得次级债相对于其他债券而言风险更大,影响了其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对于市场而言,供给方的一头热并不能带来市场的繁荣,还需有效的刺激需求。次级债的发行能否成功还有待市场检验。

    
来源: 华夏时报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数据载入中...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