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收益为何不等于净利润 基金三季报被指利润操纵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 财经人物--财智人生
· 独家视点--一家之言
· 财富生活--孔方世界
· 行情直播--股市资讯
 中国经济网 > 财经频道 > 基金 > 基金滚动报道 > 正文
 
净收益为何不等于净利润 基金三季报被指利润操纵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11月14日 09:10
    根据有关通知,基金于今年7月1日开始执行新会计准则;由于新会计引入公允价值原则,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确认为企业的营业收入,并最终计入净利润。因此,实施新准则后,将会极大地消除基金管理公司人为调节基金净收益的空间,封闭式基金持有人在分红上遭遇的歧视有望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但是基金公司的三季报令人深感失望:基金报表既没有执行新会计准则,也不是沿用原会计准则。基金三季报及报表附注令人费解。

    净收益为何不等于净利润?

    
    根据此次基金披露的三季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计入了基金的“本期利润”,因此,从会计报表看,基金确实执行了新的会计准则,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计入了未分配利润;但与此同时,基金在报表附注中,却出人意料地引入一个新的概念:“本期利润总额扣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后的净额”,并声称,这个概念调整之前原来的名称是“基金本期净收益”。

    因此,基金三季报从报表上看似乎执行了新会计准则,然而,其报表附注却否定了其对新准则的执行。

    根据基金报表附注解释,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个荒唐的等式:基金本期净收益=本期利润总额-公允价值变动收益①

    由于基金收益免所得税,本期利润总额等于本期净利润,因此有:基金本期净收益=本期净利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②

    从会计上来说,净利润与净收益是同一概念,即净利润等于净收益,因此有:基金本期净收益=本期净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③

    对于公式③而言,只有当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于0时,该公式才能成立。不过,通常而言,基金的公允价值不仅不会等于0,而且还可能受到基金管理公司的人为调节。之所以能够推导出这样一个荒唐的等式,就是因为人为地将净收益定义为净利润扣减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将净利润与净收益界定为不同的两个概念。而从会计上来说,净利润与净收益完全是同一个概念,没有任何差异,像这样人为地加以区分,纯属文字游戏!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应属于基金净收益

    在报表列报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直接计入本期收入,最终将计入净收益,并根据企业年金计划按期将运营收益分配计入各账户。

    由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对此作了更具体的解释:“‘本期收益’科目核算本期实现的基金净收益(或净亏损)。期末,结转企业年金基金净收益时,‘将存款利息收入’、‘返售证券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其他收入’等科目的余额转入‘本期收益’科目的贷方。”“‘本期收益’科目余额,即为企业年金基金净收益(或净亏损)。”

    上述解释表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属于基金的本期收益和基金净收益,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基金净收益中扣除,没有任何依据。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不仅属于基金净收益,而且可以按照年金计划约定的比例,向个人和企业账户分配。

    由于证券投资基金与企业年金基金并不存在实质性的差异,因此,对于证券投资基金而言,按照新会计准则的核算原则,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应该属于基金净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是未实现利润吗?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不属于未实现收益。从新准则利润表格式看,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直接计入企业“营业利润”,并最终计入“净利润”。

    根据损益确认原则,计入利润表的损益都属于已实现收益,未实现收益不得计入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认定为未实现收益,实际上是混用了存货等实物资产销售(变卖)的收入确认原则,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变现与否作为收益是否实现的条件,实际上是将交易性金融资产变现与实物资产变卖相混同。

    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认定为未实现收益并从净收益中剔除,是沿用了原会计准则中有关收入确认原则,违背了新会计准则损益确认计量原则。凡是计入净利润的损益,都属于已实现收益,凡是未实现收益,都不得计入企业的净利润。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属于已实现收益,不应从基金净收益中扣除。

      利润操纵何时休?

    人为地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界定为未实现收益,并规定其不得用于分配,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只是为基金管理人操纵利润、操纵现金分红、歧视性地对待封闭式基金持有人提供了一个手段而已。

    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可变现能力强,在基金资产变现上不存在障碍,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界定为不可分配收益后,基金收益可分红与否将完全取决于基金管理人的意图。当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作为不可分配收益时,基金管理人存在操纵利润的可能性。而且由于基金净值中包含有未实现收益,为基金管理人调节可分配收益提供了人为操作的空间。

    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原则,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计入基金净收益,原本可以消除基金管理人调节基金可分配收益的空间,有利于维护基金持有人的合法权益。但令人遗憾的是,基金报表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界定为未实现收益,从基金净收益中剔除,这使封闭式基金持有人在分红上免遭歧视的希望再度落空!

    
来源: 成都商报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数据载入中...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