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大造假? 国投中鲁会计造假风波调查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 财经人物--财智人生
· 独家视点--一家之言
· 财富生活--孔方世界
· 行情直播--股市资讯
 中国经济网 > 财经频道 > 股市 > 公司新闻 > 正文
 
惊天大造假? 国投中鲁会计造假风波调查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11月15日 20:12
    国际浓缩果汁的价格一涨再涨,国投中鲁的业绩却只在中报中昙花一现,相比同业公司,公司认为是不断提高的原材料成本蚕食了公司的利润

    中国果汁行业三巨头之一,沪市上市公司国投中鲁果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中鲁600962)的三季报一出炉,网上立即爆发出一片质疑声。一位看上去相当内行的网民留下刺人眼目的文章,直斥国投中鲁“惊天大造假”,称其为了增发目的压低股价。的确,相比该公司第二季度每股盈利0.42元,环比增长859%的抢眼表现,国投中鲁第三季度的每股收益0.01元的业绩实在出乎意料。不仅普通投资者感到失望,就连部分机构投资者也大跌眼镜。

    提起果汁饮料,一般人总会想到“汇源”、“统一”等品牌,而提起“中鲁”、“安德利”、“海升”,除非是业内人士,否则一定不了解。

    但事实上,中国海升果汁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升”,0359,HK)烟台北方安德利(集团)果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德利”,8259,HK)、国投中鲁果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投中鲁”,600962,SH)这三家公司,才是中国最大的浓缩苹果汁生产商,他们的总产量占据了国内浓缩苹果汁出口的半壁江山,更占到世界交易总量的25%。

    那位网民在发泄强烈不满之后,又根据国投中鲁2005、2006两个完整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以及2007上半年财务报表披露的有关财务数据,详细分析了国投中鲁的经营情况。通过计算发现,他认为该公司截至第三季度的每股盈利应该在1元左右。

    面对0.01元和1元这两个差异如此之大的数字,上述股民在自己的博客中公开了自己的计算方式,发出来“惊天大造假”的感叹,并把矛头直指国投中鲁正在进行的定向增发,指责公司为了让大股东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以及引进的战略投资者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低价拿到上市公司股权,不惜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刻意隐瞒利润,以图压低股价。

    中国股市像来不乏此类传闻,同时监管层更是不时传出声音,要求上市公司尤其国企上市公司规范自己的行为。如今出现这样具体的一个质疑案例,无疑具有很高的探访价值。带着股民的质疑,2007年11月6日,本报记者致电国投中鲁,希望公司能给普通投资者一个合理的“说法”,而公司董办副主任王伟成在电话中邀请本报来公司进行深入交流,并希望能够通过本报澄清市场对国投中鲁的误会。

    第二日,本报来到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城门外大街国投大厦的国投中鲁办公所在地,在董秘办公室,与国投中鲁的有关负责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惊天大造假?

    国投中鲁公司董事会办公室副主任王伟成对记者笑脸相迎,神情坦荡。事前联系中他已经知道记者来意而且没有拒绝。既然如此,开门见山,记者当即拿出网贴以及本报记者根据网贴计算的结果请他核实。

    按照上述股民在博客中描述的计算方式,本报进行了计算:根据公司披露的信息,2006年度主要原材料苹果的采购成本最高为800元/每吨,按七吨苹果榨出一吨浓缩汁计算,极限成本为5600元/吨,依此计算,公司2亿多的产成品合计约为3.57万吨浓缩汁。

    根据目前国际市场的行情,国投中鲁的出口价格大约在每吨1450美元(约等于人民币10947.5元),3.57万吨的销售收入合计约为人民币39082.575万元。扣除原材料成本2亿元和“三费”(即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3908万元,税前利润约为15174.575万元,折合每股盈利0.92元。

    本报根据国投中鲁第三季报披露的合并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一项显示的数据计算,第三季度单季可以确认的销售收入为31942万元,而依半年报披露的22.56%毛利率计算,国投中鲁第三季单季可实现的利润为7206.1152万元,合每股0.437元,这和公司所披露净利润177.94万元,合每股0.01元的数据相去甚远。

    成本是关键

    “第三季度的业绩,主要是成本的结转方法造成的。加权平均、先进先出、后进先出等不同的成本结转方法对业绩影响很大。”王伟成先生面对本报采访时这样解释。

    公司董办介绍说:“由于公司成本核算一直采用加权平均法,三季度发货的订单大都是上个榨季签订的,价格是上涨前价格,但成本基本上是新榨季成本。因此造成公司第三季度业绩同比大幅下降。”同时,公司董办还介绍了近两年国际浓缩苹果汁市场价格涨幅较大,这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世界上主要的果汁消费和制造大国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果汁生产企业逐渐放弃本国采购,转而进口价格低廉而质量上乘的中国等地的浓缩汁进行生产;其二是受气候和生长周期的影响,中国等原产地的苹果产量有所下降,进而造成原材料的供不应求,主要的果汁生产企业为保证能按期执行合同,都在抢购原料,合二为一的理由推动了价格的大幅上涨。

    据本报调查,虽然2007/2008浓缩苹果汁榨季才刚开始,但延续2006/2007榨季供不应求的态势,导致浓缩苹果汁涨价的趋势已基本形成。目前国内浓缩苹果汁各主流大厂还处在对外报价阶段,从目前报价来看1600-1700美元/吨成为主流报价,浓缩苹果汁大厂的对外报价基本在此范围。

    国内著名的饮料行业分析师国金证券研究员谢刚在研究报告中认为,新榨季浓缩苹果汁的销售价格将维持在1650美元/吨左右“虽然苹果浓缩汁的价格在上涨,但与此同时,原材料苹果价格也在不断飚升。”公司董办补充道。

    根据全国果品批发市场网站上公布的数据显示,北京、山东、河北等几大果品交易市场,第三季度的苹果成品批发价都已从第二季度的平均2.5元/每公斤,上涨到3.5元/每公斤。不断上涨的价格激发了果农的惜售心理,以至于山东烟台、威海等苹果主要产地的政府不得不借助媒体的力量劝导果农放弃囤积,防止第二年春季市场供应突然放量造成损失。

    “一方面要保护果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要严格控制成本,作为生产企业我们也很两难。”公司董办说道。

    公司董办工作人员介绍说,公司本年度加大了融资手段的利用。在与子公司结算时更多地选择了银行承兑汇票作为结算方式。各子公司在收到银承汇票后可以选择向银行贴现,这种方式强化了总部对各子公司的资金管理,可以减少公司财务费用,也增强了各子公司财务管理的主动性。公司对第三季度应付票据激增339%如是解释。

    利润的去向

    “看得出这位股民对公司的经营很关心,但是理论和实际毕竟存在差距,他的成本估算和公司实际情况出入太大。”公司董办工作人员认为“可能是因为公司的半年报太好了,才让他忽略了很多实际情况。”

    公司认为,主要是对公司的销售确认和成本核算的实际情况不了解才导致了股民的误会,引发了这次“疑似造假”的风波。

    董办工作人员介绍说,公司的销售合同大都是长期合同,从客户下订单到执行完订单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公司将根据客户的需求,逐月进行发货。根据公司的会计准则,销售收入的确认是以发货来确认。公司今年上半年和第三季度发货执行的合同基本都是上个榨季签订的合同,执行价格已经在签订的时候确定。虽然目前果汁销售价格涨幅较大,但新签的合同大都要在第四季度和明年才开始执行。进入7月底,公司新的榨季开始生产,由于今年苹果原料收购价格不断飚升,与去年同期相比,7-9月份,公司生产成本大幅增加。由于公司结转销售成本是采用加权平均法,公司的存货成本上涨,但销售价格又是上榨季确定的,直接造成第三季度销售产品的毛利大幅下降,而与此同时,除苹果主原料外,生产辅料价格也不断上涨,短途运费及海运费也急剧攀升,上述综合因素导致7-9月份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较大。

    根据中金公司研究部分析师袁霏阳的关于浓缩果汁行业研究报告,目前苹果汁行业的原料收购价格约为1400元/吨,同比增幅接近70%,果汁出口价格已达1700美元/吨,同比增长75%。本报就此向公司进行了求证,但是公司以涉及公司机密和涉嫌违规信息披露为由,拒绝透露公司目前存货成本的确切数字以及新订单的签约价格。

    最新消息

    针对股民关于公司是为了定向增发而可以隐瞒利润、压低股价的质疑,国投中鲁的态度是:这种猜测纯属臆测,完全不符合实际情况。公司会依照规定披露公司信息,不会做利用有关信息操纵股价的事情。

    国投中鲁11月15日发布公告称,由于双方在认购价格上难以达成一致,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决定退出国投中鲁非公开发行股票的认购将尽快向商务部撤回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申请,并继续推动此次非公开发行工作。

    此前,国投中鲁曾公布拟定向增发5000万股A股,其中大股东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认购数量不低于发行后国投中鲁总股本的1/3,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认购数量为2150万股,占发行完成后总股本的10%。

    虽然国投中鲁面对造假质疑解释的有理有据,但是本报仍然对这些解释心存疑虑,因为国投中鲁主要的竞争对手——烟台北方安德利果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德利”,8259,HK)无论是所处行业、主要产品、主要销售市场,还是生产规模、销售收入都和国投中鲁无比相似,但是在安德利发布的2007第三季度报表中显示,第三季度安德利完成销售收入37501.6万元,毛利11337.2元,实现净利润6338.6万元。

    同样的销售确认原则,同样的成本核算方式,同样的市场环境,为什么安德利就能实现6338.6万元的净利润,而国投中鲁却只能实现177.94万元的净利润?如果仅仅是因为会计结转方法不同而造成双方三季度差异巨大,那么4季度中鲁的毛利就应该有巨大的提升,可惜要通过这个办法来证明公司所言不虚的话,只好等到三个月之后了。

    采访最后,王伟成先生希望本报能客观报告这一事件,帮助公司向中小投资者解释季节性生产企业财务处理方式带给大家的种种疑惑。

    (来源:财经时报)
来源: 金融界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数据载入中...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