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旱涝保收的片仔癀,与众多资源型企业一样,正面临天然原料枯竭的困境。
"人工养麝正在申请饲养许可证,按规定还不能投入药品生产。"3月17日,片仔癀有关人士透露,即使目前的圈养规模能全部提供麝香原料,也无法满足药品生产需求。
而成本上升压力不断加剧之际,主营业务依赖的天然原料资源也日益贫乏,已成为片仔癀很难逾越的发展瓶颈。
"这两年,片仔癀业绩主要靠产品提价。"渤海证券分析师郭光琛表示,"虽然还可能存在涨价趋势,但依靠涨价带动的业绩增速并不明显。"
3年5次提价
3月11日,片仔癀宣布,将片仔癀出口价格每粒上调4美元。公司表示,调高出口价格的原因在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升值,主要原料成本上扬等,本次提价预计年利润可增长8%左右。
这已是片仔癀自2005年以来,第5次上调主营产品价格。
而从历次调价结果看,片仔癀于2005年2月和9月,内销和外销分别提价7.7%与7.4%,当年的主营业务片仔癀系列利润率同比上升2.86%;2007年2月,再次将出口价格调高13.8%,结果令上半年毛利率同比增长1.81%;是年11月,片仔癀国内销售价格又由150元/粒,调高到180元/粒,提价幅度为20%,公司称将使年利润提高10%。
但同期,片仔癀的重要原材料天然麝香价格的涨幅更大,"目前天然麝香的价格为20万元/公斤。"片仔癀有关人士说。而2006年,天然麝香价格约9万元/公斤,2007年初达13万元/公斤,即使与2007年相比,目前涨幅已达35%。
国元证券研究报告认为,考虑到原料涨价、汇率升值等因素,来自提价后的利润增长并不能简单通过价格提高计算,若片仔癀内外销均提价20%,则测算该次提价实际提升综合毛利率3%左右。
"可见,片仔癀使用的天然麝香来自库存。"郭光琛认为。
片仔癀的财报也表明,营业收入的增幅与片仔癀提价的幅度大致相当,成本并没有同比例上升,产品提价是业绩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另外,目前片仔癀的出口价格为20.5美元/粒,按照现在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其价格不过145元人民币左右,与国内售价相差甚多,而年初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幅度已接近3%。
"目前,片仔癀内外销约各占一半。"片仔癀有关人士说。
由此,市场人士认为,片仔癀存在向海外代理商输送利益的嫌疑。同时,由于销量放大将以库存麝香消耗为代价,片仔癀不可能持续保持低成本状态,而原料瓶颈问题很难彻底解决,一旦库存原料用完,生产成本必然上升,仅靠提价能否获得长远稳定的增长,难免令人存有疑问。
2005年6月,国家林业局、卫生部、药监局等5部门全面禁止野外猎捕天然麝香,基本断绝了天然麝香原料来源,而片仔癀与同仁堂(600085.SH,8069.HK)的安宫牛黄丸、上海雷允上药业和苏州雷允上药业的六神丸、厦门中药厂的八宝丹等5家企业4个品种,均采取国家库存配额供应。此外,其他中成药改用等量的人工麝香。
原料瓶颈
实际上,作为与云南白药一起位列国内仅有的两个绝密中药品种,片仔癀的主要成份除麝香,还有牛黄、田七、蛇胆等,均为稀贵药材,近几年都呈上涨趋势。
其中,天然牛黄需从国外大量进口,进口数量也有严格控制;田七受地理环境限制不可能大面积种植,且从播种到收获要3年以上的时间;蛇胆也有"一两蛇胆一两黄金"的说法。
为摆脱原材料资源的瓶颈,去年6月,片仔癀出资606万元,以52.24%的占股比例在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开始从事人工养麝。但据有关机构考察,目前圈养的麝存栏数仅几百头,人工养麝的成本甚至高过市场采购的天然麝香价格,并且每4年圈养麝的存栏数才能翻一番,距离达到万头规模化圈养差距甚远,因此,中短期还难以解决麝香原料的瓶颈。
2002年,片仔癀曾投入300万元与四川养麝研究所合作研究、开发人工养麝项目,但已无果而终。
片仔癀除主营业务,其他20多种普药产品由于与市场上同种普药功效并无太大差异,业绩一直乏善可陈,就连开发时间很早的片仔癀皇后化妆品,也始终无法做大,曾在药妆业务领域与片仔癀几乎同时起步的上海家化,则已发展成大型企业。
"公司的发展与当地政府插手较多有关。"片仔癀有关人士称。
统计数字显示,在中药行业的32家上市公司中,截至去年9月30日的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为125.2%,片仔癀只有8.87%。
问题还在于,由于天然麝香、熊胆粉由国家配额供应,重庆陪都药业拥有上千年历史的"麝香虎骨膏"已面临退市,桐君阁生产的必须使用熊胆粉的"熊胆舒喉片",也面临同样难题。
而产量的扩大将以牺牲现存的储备麝香为代价的片仔癀,虽能享受国家配额供应,但成本压力已逐步显现,一旦配额供应减少,占公司收入80%的片仔癀系列产品,无疑将受到影响。
3月19日,片仔癀收报35.68元,涨幅为2.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