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公司:增发走过寒流又回暖?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 财经人物--财智人生
· 独家视点--一家之言
· 财富生活--孔方世界
· 行情直播--股市资讯
 中国经济网 > 财经频道 > 股市 > 行业分析 > 正文
 
地产公司:增发走过寒流又回暖?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8年01月11日 08:32
    对于中国的房地产业公司来说,2007年的冬季注定会是一个让他们感到寒风刺骨的冬季。不管是从政策面,还是从舆论面,乃至于民生面,对一路高涨的房价是一片指责之声,而对制造高房价的元凶——地产公司仿佛也是颇多不满。一夜之间,地产公司成了“人人喊打”的对象。

    为了扭转人们对地产公司的恶劣印象,作为中国房地产业最大的上市公司的掌门人,王石罕见地在央视发表了其对中国房价的看法,认为“楼市的拐点已经出现”,并旗帜鲜明地表明万科不会再去争“地王”。此论一出,引得地产江湖“蛙声”一片,各路地产大佬各抒高见,争论不休。

    其实,争论楼市的拐点是否已经出现并不重要。毕竟来说,楼市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该跌的时候自然会跌。不过,从近来管理层调控的种种措施来看,地产公司的好日子似乎快走到头了。

    近来,有关地产公司的负面消息是接踵而至。从政策面上来看,将于今年推行的货币从紧政策对资金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的地产商来说,无疑是一个晴空霹雳。由于地产商的开发建造楼盘资金大多是依靠预售楼盘资金以及银行贷款,所以在银行收紧贷款后地产商将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目前市面上纷纷传言银行除了收紧对地产业的贷款外,还将对现有的地产商贷款实行差别化利率政策,即提高对地产商贷款利率,地产商的成本会大幅提高。从消息面来看,近来,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明确表示要对闲置土地征收土地闲置税,对逾期不开发的土地将重新收回,这对大量囤积土地成为“地主”的地产商来说,绝非幸事。加上市场上一直风传的征收物业税,对地产投资者和地产商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有道是“祸不单行”,在银行贷款之路被牢牢焊死之时,留给地产商们的融资渠道可以说是窄之又窄。按理来说,地产公司可以通过发行企业债的办法来融资。这对于业绩良好且行业发展前景光明的公司来说应该不成问题。作为名列我国房地产业公司前茅、有中国首富之称的碧桂园在香港上市后,曾有意发行企业债以为其地产业务融资。尽管碧桂园的名声在外,但境外投资者出于对国家下一步宏观调控政策的担心,对碧桂园发行的企业债券并不热心,导致碧桂园被迫中止企业债的发行计划。像碧桂园这样如此有名气的地产企业欲发行企业债融资都成了泡影,其他企业对发行企业债券则更难了。

    在银行贷款、发行债券之路相继受挫后,对于地产业的上市公司而言,只剩下“自古华山一条道”,那就是增发新股。为此,在2007年股市行情火爆之际,很多地产业的上市公司纷纷抛出了庞大的新股增发计划,像业内闻名的万科以每股31.5元的价格实施增发后融资100亿元,保利地产(600048行情,资料,评论,搜索)业通过增发融资80亿元,其它如苏州高新(600736行情,资料,评论,搜索)、泛海建设(000046行情,资料,评论,搜索)等公司也纷纷以房地产项目做诱饵,从证券市场上大肆疯狂圈钱,并把增发得到的资金用于四处争夺“地王”;到处圈地用于囤积居奇,其增发圈钱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迅速地完成其所说的房地产项目的开发,更多的是为了通过囤地坐待地价上涨后再转手倒卖渔利。这种做法不仅破坏了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也给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提出了挑战。为此,很多有识之士纷纷建议管理层对地产公司的新股增发应采取十分审慎的态度,堵住这一可能破坏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缺口。据某地产上市公司负责新股增发的人士透露,其所申报的增发材料被多次要求补充,管理层对地产公司的新股增发要求越来越严格,限批态度比较明显。

    其实,管理层对地产公司的增发方案采取逐步“限流”的理由是很充足的。毕竟来说,稳定物价是当前国家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正是由于房价在2006—2007年的疯涨,直接刺激了猪肉、粮用油、粮食、奶制品等诸多行业产品价格的上涨。这种上涨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水平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通过各个部门形成政策合力,把高涨的房价降下来并稳定起来,以此起到对其它行业产品价格上涨“杀一儆百”的示范作用,这也许是管理层采取对地产公司增发“限流”的初衷。

    对于地产公司来说,增发方案被放缓当然不是一件好事。不过,事物总是相互转化的。从短期而言,增发放缓后地产公司的扩张步伐由于缺少资金的有力支持会大大减缓,迫使地产公司把更多的精力、物力、财力用于现有地产项目的建设中来。这样一方面可以大大加快在建项目的建设步伐,为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房源,也有效抑制了市场对地产的非理性需求,平抑市场房价。而从长期来看,此举将会促使地产公司加强内功的修炼,并创新出新的融资方式,以完成其庞大的地产工程。近日金融街等两家公司又开始了增发,难道地产公司增发走过寒流又回暖?

    作者:袁元

    (来源:证券日报-创业周刊)
来源: 中金在线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数据载入中...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