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4只牛股触底后实现翻番 三角度剖析反弹强势股特征

2015年09月23日 07:08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本报见习记者 莫 迟

  自沪指8月26日探底2850.71点后,A股市场在近期逐渐企稳,相比此前的急涨急跌,在此阶段沪指主要围绕3000点至3200点区间进行窄幅震荡,筑底之势初现。尽管市场仍处于底部区间,但部分个股已率先启动,且涨幅巨大,颇具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架势。

  据《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数据统计显示,考虑个股触底时间不同,自8月26日以来截至昨日,有58只个股在此期间触底后,最大反弹幅度超过50%,其中,市北高新(117.42%)、特力A(115.62%)、上海普天(105.14%)、锦江投资(102.68%)等4只个股在此期间最高收盘价较最低收盘价已经实现翻番。值得一提的是,这4只个股在昨日亦实现涨停,这不仅显示出A股市场强者恒强的特征,同时也预示这些个股的强势反弹行情或将得到延续。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在强者恒强的A股市场中,强势股一旦形成趋势便很难改变。因此,激进的投资者不妨在相关概念股出现调整时介入。

  其中,特力A于9月8日当日触底后实现反弹,在截至昨日的11个交易日中累计涨幅达到了115.62%,该股7月9日至8月13日实现355%的超大涨幅,堪称A股调整后的第一牛股,而此次在大幅深调后,该股又再度实现翻番。

  除上述4只翻番股外,七喜控股、大豪科技、石化油服、海博股份4只个股在近期的震荡区间内最大上涨幅度也超过70%,其中在9月2日复牌的七喜控股更是不断刷新历史新高,最新收盘价为27.28元。据公司公告显示,2015年9月份,股东大会同意分众传媒作价457亿元借壳。分众传媒构建了国内最大的城市生活圈媒体网络,正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LBS和O2O媒体集团,其2012年至2014年度净利润分别为13.39亿元、20.77亿元和24.15亿元。

  从特征来看,在文中所述的58只强势股,主要呈现出三大特征。

  第一,强势题材。近期表现强势的迪士尼、次新股、新能源汽车以及网络安全主题成为上述概念股普遍具备的概念主题,其中,迪士尼主题中包含锦江投资、界龙实业、海博股份、龙头股份、强生控股、大众交通等;次新股板块中包括五洋科技、恒通股份、光力科技、海利生物、北部湾旅、韩建河山、东杰智能、长白山等;新能源汽车主题中包含:上海普天、动力源、多氟多等;网络安全板块中包括浪潮信息、启明星辰、天玑科技等。

  第二,小市值品种,从上述个股的最新总市值来看,尽管已经经历大幅上涨,但上述概念股中总市值小于100亿元的个股仍然高达48只,其中甘肃电投、维力医疗、金卡股份、韩建河山、北部湾旅、东杰智能、光力科技、恒通股份、五洋科技等个股最新总市值均小于20亿元。

  第三,细分行业龙头品种。尽管市值不大,但上述概念股普遍为其所属细分行业龙头,例如,锂电池领域的多氟多目前已形成锂电池材料——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新能源汽车整车的价值链条;还有在迪士尼周边拥有大量土地资源的界龙实业等。


(责任编辑: 向婷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电商市场规模未来3年有望翻番      2015年08月04日
  • · 投资拉动上半年保险业利润翻番      2015年07月29日
  • · 逾百家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翻番      2015年05月28日
  • · 嘉实25只基金业绩翻番      2015年05月27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