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资行集体下调服务收费 外资行借记卡年费仍未减免

2015年08月18日 07:07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毛宇舟

  借记卡年费、小额账户管理费……曾几何时,银行的收费项目多如牛毛。近年来,在银监会不断强化的监管之下,银行收费得到了一定的整治。

  今年上半年,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表示,将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收费项目,对于巧立名目、变相收费增加企业负担的,一律取消并予处罚。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近日,光大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均分别调整了服务项目收费,对一些收费进行了减免。对于备受关注的借记卡年费,中资行基本都予以了免费的优惠政策。而大多数外资行,则依然坚持收取每张卡12元的年费。

  多家银行主动下调收费

  今年4月份,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工行时表示,银行服务费“能不收的尽量不收”。

  5月份,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表示,下一步银监会将加大整治力度,督促银行建立价格与服务相称、成本合理补偿、标准科学透明的服务收费机制。对于不服务只收费的,要坚决取消并查处;对于能在利差中补偿的,不再另外收费;对于必须保留的补偿成本性收费,要严格控制收费水平,能降低的尽可能降低。

  在一系列的监管政策下,近日多家银行主动调整了服务收费项目,其中,中信银行力度最大。7月末,该行一口气减免了多项收费,包括取消“电子回单箱使用费”、“支信保账户托管费”、“IC卡跨行现金圈存手续费”、“IC卡跨行非指定账户圈存手续费” 、“借记卡双币卡境外交易拒付”服务收费等。同时,对网银转账收费进行了下调,执行柜面标准价格的五折,网银转账2000元以下只需缴纳1元服务费,最高25元封顶。

  光大银行表示,已对服务收费项目进行精简合并,减少收费项目数量,降低收费标准,从7月15日开始,执行收费新标准。

  华夏银行近日发布公告称,延长对公账户开户手续费等11项收费项目优惠期。其中包括对公行内柜台转账汇款手续费、账户管理手续费 、支付密码挂失手续费等多项日常手续费。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银行服务收不收费,收多少费,应该由市场来决定。如果说银行收费算是一个问题,那么也应该通过市场竞争来逐步解决。至于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则要靠银行的转型升级,靠银行的不断创新来解决。对银行来说,也不要整天盯着10多块钱的工本费做文章,可以加快发展零售银行业务,来弥补批发业务收入的下降,还可以通过创新的产品与服务来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外资行仍收取借记卡年费

  去年8月1日,国家发改委、银监会联合发布商业银行服务收费新规《关于印发商业银行服务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目录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银行有条件免收借记卡年费和个人账户管理费。

  根据《通知》,“对于客户账户中(不含信用卡)没有享受免收账户管理费(含小额账户管理费)和年费的,商业银行应根据客户申请,为客户提供一个免收账户管理费(含小额账户管理费)和年费的账户(不含信用卡、贵宾账户)。”即银行有条件免收个人客户账户管理费和年费,也意味着客户在每个商业银行拥有一个免费的账户。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傅蔚冈认为,近年来,尽管商业银行已接到了一系列降低收费的政策通知,但大多数用户并不了解,是否落实新规全凭银行自觉。银行收费新规落实遇阻,首先反映了信息不对称、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的问题。

  《证券日报》记者浏览各家银行官网的服务收费标准发现,中资银行基本都对借记卡开卡实行免费政策。如光大银行在自主免费项目中注明,新发、补卡、换发磁条借记卡工本费予以减免,小额账户管理费进行减免。

  不过,外资行的减免情况并不乐观。某总部位于上海的外资行,其服务项目收费标准上注明借记卡年费为每卡每年12元,普通卡与金卡都要收取,钻石卡可以免除该费用。而更换磁条借记卡至芯片卡也要收取每张卡10元的工本费,不过在今年3月31日之前,更换卡片有服务费减免的活动,之后则照常收费。

  汇丰银行在近日对服务收费做出了调整,承诺9月1日以后执行新的收费标准,其中定期存款账户的设立、休眠账户激活等费用将予以免除,而在此前,客户仍要为此付费。

  恒生银行的客户虽然不用缴纳开卡费,但是若月内日均余额低于5万元,银行将每月收取50元人民币服务月费。恒生银行解释称:“服务月费是根据银行服务成本制定,综合考虑了账户运营、管理和一系列免费服务因素,并且参考了该财富管理品牌在其他海外市场的服务月费收费标准以及市场上类似定位财富管理服务的收费水平。”

  光大银行某分行个金部人士表示,近年来监管部门三令五申规范服务收费,但是硬性指标仍然不多,留给银行自行定价的空间还是很大,外资行大多定位的是高净值人群,只要服务到位且客户能够接受,收费也无可厚非。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