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国家队”扫货 78只中证500标的在列

2015年07月07日 07:02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国家队超过200亿元资金已经入场。

  昨日A股高开低走,大幅震荡,达到龙虎榜披露标准的个股众多。其中,一个席位尤为引人注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昨日盘后交易信息发现,中信证券北京总部营业部(以下简称中信北京总部)出现在两市100只个股的龙虎榜榜单中,其合计买入金额高达143亿元。

  这家神秘的席位究竟是什么样的身份?结合另外一个大买家的信息,投资者不难得出结论。昨天,刚刚宣布增资扩股至千亿级的证金公司大举出手买入沪市股票,总计30只个股获得垂青,买入金额合计58.4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这30只个股中,包括中储股份、中体产业等在内的13只个股买入榜也同时出现了中信证券北京总部营业部。

  以此计算,上述两大买家合计买入A股201.5亿元。如果考虑没有披露龙虎榜的个股,这两大买家实际投入的金额将更为庞大。

  两大买家联手护盘

  昨日盘中,中证500部分标的个股顺发恒业、闰土股份、海信科龙近乎跌停的价格突然惊现数十万手的买单托底,随后从跌停板上大幅拉回,其中顺发恒业当日涨停报收。对于上述盘面新的迹象,《每日经济新闻》第一时间发表了《部分中证500标的股出现大单托底 国家队转换战场?》报道,而在当日的龙虎榜中,上述顺发恒业的买入榜首席的中信北京总部买入高达1.58亿元。

  而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一步梳理当日两市的龙虎榜数据发现,上述中信北京总部无疑是昨日两市龙虎榜的明星,共计在两市100家上市公司的交易信息中出现,其中深圳合计17家(主板7家,中小板10家,创业板1家);沪市合计82家。而在这些上榜的买入席位中,该营业部绝大部分均是位居买入榜首席。从买入金额来看,其总计耗资高达143亿元。如强势涨停的中国石油,该营业部买入量更是高达33.49亿元,为昨日上榜个股中单只买入金额最高的股票。

  昨日龙虎榜上的另外一位明星,则是最近全力为A股护盘的证金公司。证金公司出现在30家沪市个股买入榜单中,合计买入金额高达58.48亿元。其买入最金额最大的同样为中石油,金额为29亿元。

  值得注意是,中信北京总部和证金公司同时出现在中国石油、武钢股份、华电国际等13只个股买入榜中。两者联手护市的决心可谓十分坚决。

  跌停盘扫货“维稳”

  在中信证券北京总部营业部和证金公司联手护盘的行动中,有两个特点值得投资者特别关注。

  一是买入个股的板块属性。两位大买家总计买入117只个股,其中有78只股票是中证500成分股,占比超过66%。由于近期A股做空的主要动能就来自中证500期指以及对应的中小盘个股,国家队此次出手,表明其在维稳蓝筹的同时,也在积极适当地“对症下药”,直接堵截势头最盛的空军主力,这对近期大量腰斩的中小盘个股,尤其是被错杀的中小盘个股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

  二是买入的坚决程度。《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结合同花顺数据统计,116只个股当中,昨日跌幅超过9%的个股超过70只,这表明两大买家实际上是大量在跌停板上扫货,全然不计这些个股强大的下跌动能。此外,这些个股当几乎涉及了前期炒作的各行业龙头,比如彩票概念的中体产业、军工概念的中航动力、生物疫苗的天坛生物、国企改革的飞乐音响等,其股价含有大量的非理性炒作成分,但两大买家却主动为其中大量的被套筹码主动解套,稳定股价的意图十分明显。

  此外,除了上述指数标的外,中信北京总部还出击了非指数标的个股,如廊坊发展、华升股份、辅仁药业、外高桥、中科曙光等,而这类个股同样是前期热门的作题材。


(责任编辑: 马欣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