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遭做空机构狙击 安霸股价重挫

2015年06月26日 09:12    来源: 中国证券网    

  受做空机构发布的负面报告影响,GoPro的主要供应商之一、美国运动图像处理器提供商安霸(纳斯达克交易代码:AMBA)股价近期暴跌。截至6月24日收盘,该公司股价从6月18日的历史高点126.7美元跌至101.6美元,跌幅高达20%。不过多数市场人士仍看好安霸业务增长前景,认为下跌将带来买入机会。

  “明星股”遭空袭

  知名做空机构香橼日前发布报告,认为安霸股价被严重高估,建议投资者做空。香橼将安霸的上涨与2012-2013年期间美股3D打印板块的暴涨对比,后者在过去18个月出现大幅下跌。该机构对安霸未来12个月的目标价预期为60美元,未来18个月目标价预期为40美元。

  香橼认为,作为一家生产高分辨率摄像用系统芯片的公司,安霸的产品主要用于视频处理领域,包括移动摄像机、安防、自动驾驶、警用摄像机和无人机摄像机等。而上述领域中除警用摄像外,其他市场都只是“小摊位”。香橼对到底有多少用户会将1080p分辨率的硬件升级为使用安霸芯片的4K分辨率硬件感到怀疑,并认为安霸的产品越来越不具有独特性,面临索尼和其它一些厂商的竞争。

  在遭遇“空袭”之前,安霸股价一度高歌猛进,持续刷新历史新高,仅6月以来的涨幅就超过30%,今年内的累计涨幅更高达150%,堪称美股科技板块的“大明星”。自2012年10月登陆纳斯达克市场以来,安霸股价从每股6美元的发行价,上涨至历史高点126.7美元,涨幅高达20倍。

  “任何一只次新股出现如此巨大的上涨后,都会遇到估值的质疑。”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知名主持人吉姆·克莱姆表示,安霸就是这样一家迅速成长的公司。

  多数市场人士对香橼的观点并不认可。有分析师指出,安霸预期市盈率为27.8倍,尽管高于标普500指数整体水平,但较特斯拉、奈飞等同样大幅上涨的公司还是低很多。此外安霸业务涉及的绝不只是“利基市场”,以无人机市场为例,据Teal集团分析师预计,未来十年内全球用于研究、开发、测试和评估的无人机科技开支将达到910亿美元。

  业绩增长强劲

  安霸成立于2004年,总部位于美国,是一家专业运动图像处理器提供商,主要开发视频芯片解决方案。其产品不但能够进行高清视频图像捕捉和处理,而且具有低功耗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可穿戴运动摄像机、行车记录仪、航拍器和IP安防监控等领域。目前安霸的最大客户是便携摄像机龙头企业GoPro,其生产的视频处理芯片被广泛用于GoPro产品中,是后者的核心组件之一。来自GoPro的收入约占安霸总收入的35%-40%。

  受益于GoPro和多个潜在高增长领域的布局,安霸业绩表现强劲。该公司6月2日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在截至4月30日的财季内实现收入7100万美元,同比增长73.5%,净利润1890万美元,同比增长2.6倍,当季毛利润率达到65%,较去年同期增长2.1个百分点。安霸预计下一财季收入为7900-8300万美元,显著高于市场平均预期。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安霸预计受益于新产品的推出,第二财季无人机相关视频处理器销售收入将首次占总收入的10%以上。太平洋皇冠证券分析师埃里克森给予该公司股票“超配”评级,认为上述预期意味着安霸无人机系统芯片发货量将达到40万左右,这是“非常令人振奋”的数据,因为去年全年无人机相关部件总发货量还不到50万。

  投资机构Canaccord给予安霸股票“买入”评级,并上调目标价至115美元。该行分析师认为,安霸的业务组合将带来强劲的销售和盈利增长,其在视频分析领域的投资尚处于显著被低估的阶段。

  此外还有不少分析师预计,安霸很可能成为芯片巨头高通的收购目标,后者目前尚未涉足安霸生产的芯片领域。


(责任编辑: 向婷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