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期货业收益现两极分化 东方汇金亏损1900万元垫底

2015年06月24日 06:46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24日讯(记者 张海蛟)近日,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的2014期货公司财务数据显示,150家期货公司净利共计40.73亿元,有124家实现正收益,排名前十的公司里,券商系期货公司就有6家,中信期货净利2.8亿排名第一;另外26家期货公司出现亏损,其中,东方汇金期货亏损1923.33万元垫底。

  期货分析人士指出,“行业整体逐步走好,但同时两极分化更严重,券商系和大型期货公司已遥遥领先于中小型公司,行业集中度也越来越高,券商系公司优势更加明显。”

  去年26家期货公司亏损 东方汇金垫底

  6月15日,中国期货业协会发布2014期货公司财务数据显示,150家期货公司共实现净利40.73亿元,手续费收入102.42亿元,客户权益为2742.72亿元,与2013年、2012年相比,整体呈现稳步增长格局。

  净利润方面,150家期货公司净利共计40.73亿元,其中有124家实现正收益,占比超过八成。行业排名中上游的公司中,券商系期货公司占比较多。例如排名前十的公司里,券商系期货公司就有6家,包括中信期货、海通期货、国泰君安、银河期货、广发期货和国信期货;其中,中信期货净利以2.8亿排名行业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有26家期货公司出现亏损,亏损额共计16692万元。去年亏损超过1000万元的期货公司有,东方汇金期货净利润-1923万元垫底、瑞奇期货-1768万元、天鸿期货-1284万元、鑫鼎盛期货-1065万元。紧随其后的为:广永期货-984万元、晟鑫期货-936万元、华海期货-924万元、华闻期货-846万元。

  客户权益方面,全行业保证金总量为2742.72亿元,与往年相比增量明显。排名前十的公司中,中信期货、国泰君安、银河期货等居前,仅永安期货和中粮期货是非券商系公司。

  与往年相比,期货公司去年财务数据基本都呈现增长态势,反映出行业发展态势良好,尤其是净利润方面,有了一定提升。业内人士表示,净利提升来自手续费收入和创新业务收入的增加,不过,部分期货公司收入也可能包括自有资金投资所得。

  “从数据来看,期货公司去年主要收入缘于股指期货的成交较活跃,增加了保证金的资金量,但同时手续费率依旧在下滑,商品期货成交相对清淡。行业整体逐步走好,但同时两极分化更严重。”业内人士说。

  期货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券商系和大型期货公司已遥遥领先于中小型公司,行业集中度也越来越高,券商系公司优势更加明显。在创新业务驱动和股票市场火热的催生下,期货公司能否抓住这轮行业转型的机遇,是决定未来公司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

  首创期货某营业部经理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关于利润方面,首先期货行业目前迎来了发展的又一次高峰,资质优良的期货公司在股东的大力支持下可以开展更多的业务,包括资产管理,私募,现货子公司,自有资金运作等。这是其一。其二,从去年7、8月份起,股市活跃以来,股指期货成交量跟随暴涨,股指期货经过多年来的培育发展,在现货股市利好的背景下,期指成为了主要活跃的品种,占到期货公司营收一半以上。股市行情向好也极大的刺激期货期指行情,带动了交投热情,从而为期货公司创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期货公司资管业务需延伸 关注全球化产品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国内期货公司盈利模式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利润来源单一化,同质化竞争严重,而国外的期货公司经营范围较广,具有经纪、资产管理、自营和融资等各项业务职能,盈利渠道更加多元化。在国内期货业的创新业务中,资管业务被期货公司寄予厚望。

  自2012年底期货资管业务正式开闸,到去年12月份“一对多”正式放开,期货资管业务已经取得了爆发性增长。近日,基金业协会首次公布的各类资管机构年度资管规模显示,截至2014年底,期货公司资管业务规模124.82亿元(中期协的统计数据为137.9亿元)。这与2013年的12.6亿元相比,增幅高达890.6%。

  在监管机构要大力推进资产管理业发展的背景下,期货业经纪业务的变革正在悄然酝酿。近日,证监会主席助理张育军在青岛举行的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夏季论坛上表示,“努力营造有利于资产管理行业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张育军表示,“资产管理机构要抓住历史机遇,苦练内功,致力于创新,建设大资管时代。一是忠实履行受托责任,严格恪守资管本质。二是不断加强合规建设,牢牢守住行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三是要建立科学有效的风控体系,做好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四是加强投研能力建设,完善产品设计和投资决策流程。五是抓紧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努力打造新型中国资产管理服务平台。六是普及正确的风险理念和文化,努力提高对投资者的综合服务能力。”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多数期货公司都将目光集中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做好资管业务需要将自己的脚步迈大一些,如向证券、债券领域延伸,也可以向期权、场外业务、风险管理以及将来上市的原油期货、外汇期货等新品种上拓展。与券商、基金公司资管相比,期货公司做资管视野更宽阔。应多关注的全球化的产品,未来期货公司发展趋势是可以发行国内外的各种资管产品。”


(责任编辑: 蔡情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