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国内主板闸门紧闭、H股上市成本较高且估值偏低,新三板市场如今成为了一些城商行的务实选择。近日,齐鲁银行新三板挂牌申请已正式获得证监会核准通过,成为全国首家登陆新三板的城商行,大大激发了城商行奔赴新三板的热情。专家认为,在商业银行资本压力日趋加大的情况下,挂牌新三板不仅能够扩展资金来源,同时有望成为未来登陆主板的跳板,在主板上市难度较大的情况下,绕道新三板不失为当下的可行选择。
银行瞄准新三板
今年以来,新三板融资规模迅速扩大,截至4月底,新三板挂牌公司完成331次股票发行,募集金额达132.49亿元,相当于2014年全年金额。随着新三板制度的健全和市场活跃度的提高,银行进军新三板的时机也日渐成熟。
5月22日,证监会官网披露,齐鲁银行公开转让说明书(申报稿)、定向发行说明书(申报稿)已获批复。证监会核准齐鲁银行股票在新三板公开转让,并将其纳入非上市公司监管。同时,齐鲁银行获准定向发行不超过6.29亿股新股。这标志着齐鲁银行成为第一个正式登陆新三板的城商行。
这对于其他城商行来说,无疑是个重要的示范效应。据媒体报道,山东省内多家城商行已明确挂牌新三板意向,此外,贵州银行、桂林银行、乐山商行等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对于挂牌新三板,我们的态度是密切关注、适时推进。”一家山东省内城商行内部人士告诉记者,该行一直有“推进上市”的愿景目标,在主板市场闸门迟迟不开的情况下,新三板对于城商行而言确实是个重要的机会。
业内专家认为,中小银行要在经营和发展中突破原有格局,实现上市融资的目标,新三板是一个重要的机会和平台。“很多发展意愿比较强烈的中小银行都存在着扩充资本的压力,上市是一条重要的补充资本的渠道。但由于国内资本市场已经长时间没有向银行打开,有条件的银行也选择了奔赴港股上市。如今,新三板提供了主板外的新选择,在现阶段主板上市未来还不确定、新三板上市相对容易的情况下,有了一家银行成功挂牌的示范效应后,这种可操作的成熟模式,必定会引起一些银行的关注,其他银行也会模仿跟进。”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缓解资本金之急
急于新三板挂牌,无疑反映了城商行群体对资本补充的急切需求。以此次挂牌的齐鲁银行为例,自2012年以来,该行资本充足率已经进入了下滑通道,该行近三年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07%、11.64%、11.15%和11.2%、9.44%、9.99%。
另一个事实是城商行股权转让的频率已越来越高。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已有超过30家城商行老股东挂牌低价出售所持股权,转让规模超30亿股。进入2015年,江苏银行、河北银行和华融湘江银行等城商行股权也进行了挂牌转让。在股权转让十分活跃的同时,却是屡被廉价抛售的现实。业内专家认为,不少股东不惜低价出售套现正是为了弥补自身资金流的不足。
此外,在经济增速趋缓的大环境下,除面临资本金压力外,利差收窄、不良率攀升等问题也摆在银行面前。证监会的《反馈意见》显示,2014年齐鲁银行不良贷款率和逾期贷款大幅增长——2014年,该行不良率为1.72%,比年初上升0.76个百分点;逾期贷款余额20.39亿元,较年初增加14.99亿元,其中逾期保证贷款余额从1.27亿元增长至17.13亿元,增幅高达1249%。“新三板的股份公开转让、定向发行股票、发行优先股以及转板上市等功能,可以提供丰富的融资工具,为银行补充资本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齐鲁银行公开表示。
谋求转板需谨慎
“挂牌新三板扩展了资金的来源,同时给投资股东提供了退出转让的机制,提高了今后银行定向募资的吸引力。此外,未来还有转板的可能性。总体来讲,在主板上市难度较大的情况下,绕道新三板不失为一个可行的选择。”曾刚表示。
事实上,挂牌新三板一方面是城商行补充资本金的考虑,另一方面则是将其作为登陆主板的跳板。众所周知,A股市场将城商行拒之门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多由城市信用社改制而来,股东数量众多且代持情况复杂。以齐鲁银行为例,自成立以来经过7次增资扩股,截至目前,齐鲁银行股东总户数为4000余户。按照2006年新修订的公司法,上市前公司股东不得超过200人,超过该数的企业不能核准上市。
分析人士认为,借新三板进入资本市场,在融资的同时还能够优化股权结构,把企业做得更规范。“银行在新三板挂牌,将面临来自银监部门、证监部门、新三板等多重监督,这将促进银行公司治理和日常管理的进一步规范,提升其长期投资价值,也为今后登陆主板做好准备。”
但值得关注的是,有专家提醒,“如果登陆新三板的目标是为了实现转板上市,就不要过于乐观,也不鼓励大量的银行都走此发展途径。如今中国金融体系正在形成分工明确的格局,对于规模不大、网点覆盖面也不够广泛的城商行,重点应聚焦在小微企业与‘三农’服务的部分,保持特色,城商行通过新三板转板上市更不会形成大规模的趋势。”
据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