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景林资产:中外对冲基金差距大急待规范化

2015年05月17日 06:50    来源: 新浪财经    

  5月16日2015全球对冲基金西湖峰会在杭州召开,在会上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蒋锦志对中国私募基金的观点。他认为,境内外对冲基金差距仍显著,比如国内投资者主要是以个人为主,而海外对冲基金主要是机构投资者,此外我国私募基金过度依靠银行渠道销售,导致私募基金大量发行同质化基金产品。

  以下为其发言实录:

  备案后迎来好时代 今年一季度私募数量激增

  2014年,在基金业协会,证监会倡导下出台一系列的法规,正式明确中国私募基金在中国的登记备案制。备案在国内很多私募基金机构来说感觉没有那么重要,但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曾经有一两家全球很大的机构,认为没有任何一家机构给我们执照,而遭到投委会否。我们在获得牌照后,海外投资者非常认可,因为海外投资者希望投资的对冲基金在一个受监管的地方注册交易。我们公司现在在香港、中国、美国都有注册。

  由于这一系列的规范的文件和私募合法化一个身份,2014年开始,私募基金进入一个大发展的阶段,再加上去年下半年以来到现在的股票牛市,使私募基金发展进入一个高速度的阶段,由于私募基金发展和公募基金现在存在一些弊病,现在大量人才从公募流向私募,更加促进私募基金的发展。

  从全球比较来看,中国千万富翁和亿万富翁排名第二的数量,但相对中国私募基金、对冲基金在全球无论绝对数量还是金额,都有很大的差距,这里面恰好说明中国对冲基金和中国私募基金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会。

  目前中国理财市场规模大约60万亿,其中银行理财15万亿,信托14万亿,保险13万亿,私募基金其实只有2万多亿。但是,从去年到今年,尤其2015年,就三个月私募基金达到1000多支,跟过去比达到42%,过去三个月增加数量非常快,三个月超过700多支,规模超过700多亿。

  从美国、日本经验来看,美国、日本资产规模分别是GDP的两倍和三倍,按照类似的经验,中国未来资产管理规模也是会非常大,包括各类的银行、理财、信托等产品静态的规模可以达到120万亿和180万亿。我觉得,杭州加紧建设格林威治式的基金小镇,正好是爆发点的阶段,浙江省政府选择一个非常好的时机,如果太早,其实过去几年中国的私募基金发展并没有那么快。

  境内外对冲基金差距仍显著

  目前,对冲基金定义现在在全国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定义。从两地的实践来看,存在不少差异:

  首先,目前中国的对冲基金与海外的投资主体不同。海外的投资人百分之八九十是机构投资人,像养老金、保险公司、寿险公司,国家的主权基金,还有一些类似于大的家族企业、老牌的美国欧洲很多家族企业,还有一部分资金专门倒手,成立了所谓基金当中的基金,或者是母基金来投资对冲基金,在这一块里面非常活跃。相比而言国内的投资人应该是百分之八九十反而是个人投资,包括公司的创始人、高管等;反而国内的机构、寿险、差不多3万亿养老金,其实还没有大规模的进入这个市场。

  第二,投资者对规范化和对基金经理人考核评价体制不同。海外机构投资者最大特点要追求盈利长期的稳定性,以及基金盈利的来源:你是赌博挣的钱,还是通过他认可的某个方法获得收益。但是,大部分境内的投资人,往往只关心今年赚多少钱,去年赚了多少钱,不关心这个钱通过什么方式,什么样的风控体制,以及波动度有多大。

  从我们的经验来看,海外投资人对这方面要求非常高,甚至有一些机构做历史业绩的时候看五六年的交易记录,你说的和你做的是否一致,还有波动度怎么样,你的超额业绩到底来自于什么。即使一家对冲基金赚钱了,但他觉得不是很认可你的方法反而会感到恐惧。境内的机构如果要走出去,必须接受国际成熟投资人那一套非常严谨投资理念和投资逻辑,很多机构对我们投资之前做净值调查要做一两年。

  同时,海外机构投资人对每一个私募基金管理人,信托责任,风控和合规高度要求。有一些海外投资人在选择公司时,甚至要求每一个基金产品设立独立董事。有一家非常大的机构要求很高,但我们在基金里面独立董事的要求不满足,结果遭一票否决。这一点海外机构投资者有各种各样不同的要求,其实要求远远要于监管机构的要求。

  第三、中国目前对冲基金比较单一,股票型的为多数,且股票型大部分偏多头,而缺乏中性策略,相对价值,绝对回报,事件驱动套利等等投资策略的产品。目前,中国对冲基金中国多样化和普遍性不够。其中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缺乏不少衍生工具,包括对冲有一些指数不能做对冲,中国借股票也是比较难的,中国借股票跟券商自有的券才能借出来。各种原因导致中国私募基金做对冲的比海外的要少很多。

  另外一点是私募基金相配套的中介机构,还有非常大的改善余地,比如说在做海外,就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设各种各样的基金,甚至一个基金里面不同类别的投资人可以收取不同的费用,不同的业绩费,还有赎回期,都各有不同,但现在大部分信托机构和券商目前实现不了这一点。

  第四,从国内的基金销售渠道来看,国内因为大部分投资人来自于个人和高净值的个人和家族,普遍的渠道比较依赖于银行或者券商。比如说我们公司来看,海外基本上都是直销的,大部分投资人主动来找我们,但国内大部分是银行来实现销售。

  此外,国内的私募产品很多是同质化。例如,同一个同质化产品在不同渠道可能多到有10几个不同的产品,其实这里面不太有利于整个基金的后台管理,也不太利于整个外部评价整个基金的产品。对海外投资者觉得有很多产品,而且很不规范,而且不能评价你业绩,不知道把产品放在哪个产品线上,要推新产品为什么推这个新产品,产品那么多,为什么不让人家投那个,在国内没法讲清楚,这是很大的一个差异。

  未来中国对冲基金的发展路径

  未来,中国的私募基金对海外的几个差距会逐步补足。一是机构投资者也会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机构投资者会变成对冲基金投资绝对的主体。随着各种政策法规的完善和加速的发展,对冲基金投资主体会逐渐趋向机构化。同时,也会伴随着中国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的高速发展和规范化。

  二是,整个行业尽管以及交易主体的运作上还没有成熟国家的规范,但在基金业协会指导下,规范程度也会快速的提高。

  三是,跟西方国家比,中国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基金的多元化会越来越丰富。

  最后是中国对冲基金现在国际化的程度也会越来越高,现在开始有一部分的中国优秀的对冲基金经理人或者私募基金开始在香港设公司,也有越来越的境外机构在中国设公司,做量化,做行政服务。整个中国私募基金业的国际化也会越来越高。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