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透视国企“能源腐败”:上亿元合同高管要收3%好处费

2015年05月13日 21:45    来源: 新华网    

漫画:打破 新华社发 徐骏 作

  (新华视点·聚焦国企巡视系列之三)

  上亿元合同高管要收3%好处费 数万家加油站成生财工具--透视国企“能源腐败”

  新华网北京5月13日电(“新华视点”记者杜放、罗政、魏董华)中央纪委网站近日陆续公布了中央巡视组第三轮专项巡视13家单位的整改情况。在中国石化、神华集团、华电集团的通报中,领导干部腐败、关联交易牟利、国有资产流失等成为突出问题。

  专项巡视中,众多“油老虎”“电老虎”“煤老虎”落马引发关注。“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上至年薪百万的董事会高管,下到基层销售负责人,能源国企的腐败态势严峻:动辄数亿元的招标合同中,一些高管竟然要收3%的好处费;一座座年营收上千万元的加油站,成为相关人员的生财工具。

  有高管年薪百万仍谋巨额私利

  根据国资委和上市公司披露,2014年度中央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1万亿元。同期仅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三桶油”营收就达5.36万亿元,占比超过20%。然而,4月末起集中公布的巡视整改情况显示,油、电、煤等央企“能源腐败”问题严重。

  中石化党组在巡视整改通报中披露,仅从2014年12月以来,中石化全系统已有36人受纪律处分,7人被刑事处理,19人被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同时,共有134名中石化党组管理的领导人员的配偶、子女在系统内从业,已明确对此开展清理。

  全球最大煤炭企业神华集团在通报中披露,目前已给予20名党员干部党纪政纪处分,对32名党员干部诫勉谈话和通报批评;另有4名评审专家因违反招投标规定,被取消资格。华电集团党组也通报称,仅在4月份,已对3家单位负责人分别给予党政纪处分。

  “从巡视报告来看,庞大的海外资产、并购招标和原料采购是能源国企贪腐的高发区。”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张晖明说。

  据记者调查,在一些国企,大到招投标工程,小到千箱橙子,都暗藏采购腐败。记者从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获取的判决书显示,在中石化下属的胜利油田,曾担任勘探开发监督管理中心主任的处级干部翟庆龙,在设备采购方面收受企业多根金条。为谋取个人利益,翟庆龙还帮助“有关系的人”,向胜利油田包销橙子7000余箱,均由下属企业用国资埋单。

  记者还发现,部分国企高管年薪百万元仍谋取“巨额私利”。例如,上市公司中国神华披露的年报显示,曾任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的华泽桥早在2011年就已申请辞职,在退休前一年,其领取的薪酬达108万元。然而,纪检监察部门查明,华泽桥在担任多个职务期间,均与不法商人结成利益共同体谋取巨额私利。

  庞大的成品油销售网络是腐败高发地

  据统计,本轮巡视期间,被调查的央企总公司、子公司副总经理以上高管超过20名。在能源领域,既有中石油原总经理廖永远、中石化原总经理王天普先后被查,也有中海油原副总经理吴振芳等已退休高管落马。

  中国社科院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认为,多家能源国企高管在本轮巡视中集中落马,反映出决策权集中度过高,自由裁量度过大的问题。

  “垄断性能源企业掌控了上游基础资源,在产品销售、物资招标过程中,存在寻租空间。”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说。

  年报及官网信息显示,截止到2014年末,中石油下属加油站达2万余家,中石化品牌加油站总数超过3万家。知情人士透露,庞大的成品油销售网络,是腐败的高发地。

  中石化销售有限公司西北新疆分公司多名高管均因“加油站腐败”落马。例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裁判文书网公布的判决书,原分公司党总支书记的张文艳,在公司收购加油站的过程中多次收受贿赂超过150万元;原分公司总经理罗文辉在收购多家加油站过程中,受贿87万元。

  一些小小的国有油企加油站的站长,把掌握的油变成了自己牟利的工具。据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人民法院查明,原中石化湖南永州石油分公司芝山加油站站长陈某,与负责出厂运输的油罐车公司司机勾结,多次篡改电子账表、伪造单据,通过隐瞒加油站真实油量偷卖“私油”获利。

  在电力领域,在招标采购中收取好处费已成“潜规则”。曾任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物资分公司招标工作部管理人员的王庆东,一度掌握了一省电力物资招标的管辖权。重庆市第五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显示,在帮助某公司斩获共计1.49亿元的国企招标合同之后,王庆东从中获得中标金额3%的“好处费”;而在帮助重庆宇邦线缆有限公司获得国网公司订单的过程中,王庆东的“好处费”提成比例更是达到3.5%。

  遏制能源腐败需破除垄断 推进价格改革

  高波等专家指出,油、电、煤、气行业提供了社会基础服务,能源腐败不仅增加了众多下游小企业的经营成本,甚至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更增加了社会成本。

  在巡视整改通报中,中石化、中国神华等能源企业均表示,将就“在资产并购重组方面聚集较大腐败风险”的问题开展集中整改;华电集团表示,已向黑龙江某煤矿原股东追回国有资金共601万元,并承诺在今年6月30日前返还3.36亿元。

  一些民营企业反映,利用手中的审批权,处于垄断地位的能源企业负责人拥有决定下游众多企业命运的“一支笔”。据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查明,曾任中海油销售杭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苗永进,利用手中分管销售部门的权力,接受来自石油销售商个人、化工企业的“好处费”100余万元,向其“进贡”的企业遍及浙江多地。

  长三角一家加油站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民营加油站基本上要向“两桶油”买油进货,“价格低不低,能不能长期供应,往往全凭上面一个招呼,再好的路段,不卖给你油一样没钱可赚。”

  “国家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已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油气零售市场,进一步降低价格改善服务,但由于垄断企业不供油,民营加油站数量反而出现‘剧烈倒退’。”山东一家民营加油站负责人说,近几年来,很多民营加油站都因为大油企停供,无奈被收购或濒临倒闭。业内人士表示,背后是能源垄断企业存在内部利益板结、不愿向社会资本让利的利益冲动。

  中国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审计委员会主任、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亟须进一步推进能源行业的价格体制改革,让民营资本敢于进入垄断领域,能够与国营资本在同一水平线上公平竞争,从而提高行业效率与透明度。

  竹立家指出,在新一轮价格改革中,破除垄断寻租空间,发展市场新兴主体是题中之义。“只有真正打破垄断带来的反市场权力,才能真正遏制‘能源腐败’。”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人社部:国企可自主决定职工薪酬      2015年04月25日
  • · 从降薪到混改 国企究竟要改什么      2015年03月27日
  • · 发挥国企核心作用应厘清四大问题      2015年03月13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