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银行不良率双升,部分国有大银行纷纷收紧涉农贷款。不过,也有一些“胆大”的小贷公司反而将市场重点转移到“三农”领域,在获取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三农”创业幼苗送去了资金“及时雨”。
小贷借款救了急
走进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召夸镇大撒卜龙村种植户腾萍华的红提园,一行行排列整齐的红提映入眼帘,肥嫩绿叶间,已经挂起了串串小果。回忆起创业路上缺钱的艰辛,腾萍华深有感慨:“当时正是春天要施肥,我手头钱不够,邦信小贷借款很快救了急。20亩红提,就指望这2.4万元。虽然比银行贷款利息高,但我能承受,10月份红提一上市钱就能还了。”
尽管自己残疾,丈夫是聋哑人,但是凭借勤劳和细致,腾萍华种出了当地品质最好的红提。她坦言,三农创业不怕苦、不怕累,就怕借钱,毕竟是个体经营,现金流有限。
昆明邦信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杜学海告诉记者,由于农业有季节性特点,前期需要大量垫资,但是农户从农信社和商业银行能拿到的贷款额度比较低,往往会有资金缺口。特别是遇上婚丧嫁娶等大事,甚至不惜在民间借高息贷款。公司选择做涉农小额贷款,一方面为支持“三农”发展提供有益补充,一方面也是看到这个市场和需求。
提供有益补充
经济下行压力下,融资难、融资贵制约“三农”发展问题更为突出。记者在云南、四川、辽宁等地调研发现,不仅是个体经营的农户,连成规模的龙头企业也四处“碰壁”、难解资金之“渴”。而小贷公司由于机制活、审批快,反而能在企业和农户最困难的时候“扶上一把”。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沐丰红提合作社负责人李沐松直言,现在通过农业项目从银行贷款比较困难,银行认的质押品有限,大多都是以个人房产抵押贷款拿出来投入生产,临时想借一笔资金周转就更难了。如果没有小贷公司作为补充,很可能一下就被憋死。
“小贷公司肯定不是涉农信贷的主力军。如果全是高成本资金,企业和农户根本无法承受。它可以作为银行以外的有益补充,为‘三农’创业、‘大众’创业提供更多层次的金融服务。”北京金融衍生品研究院首席宏观研究员赵庆明表示。
市场有需求,企业有空间。东方邦信融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各省市下设的24家小贷公司自2014年8月起开始全面进军“三农”,仅半年多的时间已累计放贷近10亿元。
责任和效益兼顾
对于小贷公司做涉农贷款,在不了解的人看来,是小贷公司“走投无路”,对资金不足的三农企业“趁火打劫”。东方邦信战略研究部总经理许军表示,邦信小贷发力“三农”和小微企业,“不是一时冲动,是责任和效益兼顾”。一方面是践行社会责任、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当前金融市场分析判断,认为“三农”确实有发展潜力。
作为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东方邦信特别强调自己的“血统”与原则。杜学海说,相对于其他行业的创业来说,“三农”属于微利行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但农民很朴实,额度多了不要,还不起的不会借。除非是真的经营不下去了,一般都会提前还款。昆明小贷涉农贷款3亿元中,尚未出现一笔逾期。
在赵庆明看来,最近一年一些小贷公司开始向“三农”进军,是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中资金市场的顺势调整。小贷公司资金价格相对银行高一些,主要是因为资金来源及各方面成本比较高,并且是按照一般工商企业而非银行金融机构上缴各类税费。建议政府对涉农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小贷公司,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以鼓励它们为“三农”小微以及大众创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