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分级基金B级九成上涨

2015年04月02日 09:42    来源: 南方日报    

  去年底开始,股民刘小姐在朋友的推荐下尝试在证券市场投资分级基金:“我一直都是短线操作,到现在都换了好几只了。”牛市带动下,她投资的B类分级基金涨势惊人,而她自己也有所“斩获”,年初持有一只国企改革B不到两个月,就有7%的收益。不过相比起其他的品种,她觉得这算是获利很少的。“买入之后我就一直在减仓,现在换了一只有色B,准备中线持有。”

  事实上,根据同花顺(300033,股吧)iFind截至上周的数据,今年以来116只分级B产品中已有109只取得正收益,最牛的10只平均涨幅超90%,分级基金在牛市的表现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肯定和追捧。不过,根据券商的了解,偏好稳健投资的本地投资者对分级基金涉猎不多,包括刘小姐和证券业人士都对未来分级基金走向表现审慎。

  分级A也有短线套利空间

  简单地说,分级基金就是在普通基金进行了拆分,形成两级(A类和B类)风险和收益具有差异的基金品种,被拆分的基金称为“母基金”,分级A类是约定收益份额,B类则为杠杆份额,目前银行可代销母基金,多数A类和全部B类基金需要在证券市场进行场内交易。

  由于A类基金是类似银行存款那样约定收益率的,即基金到期后将付给投资者“本金”和“利息”,因此属于风险较低的基金,一般可以作为长线投资。不过,金元证券中山营业部资深投资顾问熊孟伟提醒,虽然说分级A到期要付给本金和利息,但由于分级基金本身是开放式基金,价值会不断波动,如果母基金下跌的话,投资者购买的分级A净值也会受到影响,到期时也需要折算净值才知道能取回多少钱,因此不能认为分级A就是“保本保息”。

  出于同样的特点,供职于中山另一家大型券商的理财规划师黄先生认为,分级A仍是基金市场比较稳健的品种,通常期限内可有5%到8%的收益,其间存在的价格波动也会给投资者提供套利的空间,同样可以通过短线的买卖来赚取差价收益。“像现在有投资余额宝这类产品的投资者,不如转投分级A,持有到期限后的收益很可能比购买国债或理财产品更高。”

  分级B宜选弹性较大品种

  “分级B是激进投资者的玩法。”熊孟伟说,“这种方式比较适合经常关注大盘、对市场比较敏感的投资者,因为交易型机会多,所以适合短线操作。”在杠杆的放大作用下,母基金的细微波动都会导致分级B价格的巨大落差,因此这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手段。刘小姐也觉得买分级B感觉和买股票差不多,甚至要比股票“更刺激”,涨停板、跌停板都是常有的事。

  这样的特性决定了分级B在牛市中备受热捧,并常有大幅飙升的表现,近期又有多只银行、新能源汽车等新板块的分级基金上市,不少投资者纷纷蠢蠢欲动。但业内人士提醒,选择投资分级B需要慎重。“因为它本身风险要比股票高,我建议尽量选择弹性比较大的品种,比如军工B、券商B这类,而且不适合满仓操作。”熊孟伟说。

  黄先生则建议目前不宜轻易入手分级B:“分级基金的母基金通常是指数基金,只有整个板块都有好表现才会上涨,如果只是个股变动,对分级基金的影响不大。之前分级B每天涨停,就是因为股票升得快,但从本周的情况来看,板块表现都一般般,投资者可以再观望一段时间。”


(责任编辑: 张桔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