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北京豪宅年内吸金破百亿元 成交均价上涨超2.6万元

2015年03月17日 07:23    来源: 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王丽新

  《证券日报》记者从亚豪机构获悉,2015年以来,北京售价6万元每平方米以上豪宅成交均价直逼10万元

  “2015年,北京将有20多个豪宅项目入市,其中拥有销售单价超过10万元/平方米房源的项目接近20个,而这些项目一半以上将是今年的新增项目。” 北京万科高端事业部负责人高广汉向记者如是透露。

  无独有偶,对于2015年的北京豪宅市场,华润置地北京大区营销管理部助理总经理秦江也向记者表示,“我很焦虑,2015年的市场还是有很大压力的”。

  不过,鉴于盘古大观百套房源集中成交,北京豪宅的成交均价和成交额都被大幅拉升。据亚豪机构提供给《证券日报》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15日,今年年内,北京成交单价超过6万元/平方米的豪宅成交总额突破100亿元。

  豪宅成交额暴涨

  据亚豪机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15日,今年年内,北京成交单价超过6万元/平方米的豪宅总计成交313套,成交总额为100.22亿元。与2013年同期145套的成交量,29.45亿元的成交总额相比,暴涨接近2.4倍,这种爆发式增长对于周转慢的高端项目来说,显然是难以出现的。

  《证券日报》记者调查采访后发现,今年1月30日,盘古大观出现大量网签记录。根据住建委网站的信息,当天共计网签123套。其中,有18套底商面积共计16277.23平方米,价格清一色为69088元/平方米,成交金额为11.25亿元。另外,有96套精装公寓,成交面积63291.99平方米,均价为107705元/平方米,金额为68.17亿元。

  “剔除盘古大观公寓豪宅的成交量,实际上今年与去年的市场成交量变化量并不是特别大。”某熟悉豪宅市场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但总体来看,今年豪宅供应量非常大,预计将带来成交额的上涨。

  事实上,由于春节传统淡季的影响,豪宅市场一般消化速度相对更慢。不过,《证券日报》记者实地走访位于北三环蓟门桥的保利海德公园后发现,该项目今年实际签约销售额已经超过4.9亿元。

  “我们项目目前在售的是260平方米和305平方米的平层别墅,整个项目剩余货值大约为10亿元。” 北京保利海德公园项目负责人袁野向本报记者透露,今年保利地产还将在北京东坝地区推出纯别墅高端豪宅,预计10月份将入市。

  “五矿万科如园去年的销售额为25亿元左右,今年将力争向30亿元爬升。”高广汉向向记者直言,这个项目还有70亿元的货值。同时,万科今年还将推出总价2000万元-3000万元的纯别墅项目。此外,《证券日报》记者还从秦江处获悉,华润置地旗下的亚林西项目单价将超过10万元/平方米,德内项目单套总价将都超过1亿元。

  据亚豪机构统计显示,2015年有保利海德公园、保利首开东坝项目、融创农展馆项目、中赫·万柳书院、东山墅、远洋刘娘府项目、龙湖西局项目、华润亚林西以及华润置地旗下德内项目、万科在京的首个别墅项目等近20个左右的顶级豪宅入市。

  “豪宅化”将成为常态

  值得注意的是,亚豪机构提供给《证券日报》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3月15日,今年年内,北京单价超过6万元/平方米的豪宅实际成交均价为96401元/平方米,而去年同期则为70125元/平方米,每平方米上涨26276元/平方米,同比上涨幅度高达37.47%。

  值得一提的是,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向记者表示,今年开始,北京将会有大量“被豪宅”项目上市,其中既有城市核心区、单价15万元/平方米量级的顶级豪宅,也有位于近郊新城,单价6万元-8万元/平方米的区域标杆型楼盘,大量中高端项目都将集中涌入市场。

  正如高广汉所示,此前北京没有整个楼盘所有房源销售价格都在10万元/平方米以上的项目,但万柳书院的入市则代表着北京出现了全盘销售价格都在10万元/平方米的楼盘。

  对此,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曾向记者表示,今后随着北京地价的上涨,5万元-6万元的房价水平将成为常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北京被“豪宅化”并不奇怪。目前来看,北京政府拍卖的土地动辄楼面价每平方米都3万元以上,甚至5万元以上了,开发商只能往高端做,豪宅不做也要做,豪宅化或被豪宅化将是较为普遍的现象。

  由此来看,无论是北京动辄3万元/平方米或5万元/平方米以上的楼面价,还是今年拥有10万元/平方米在售房源的项目将达到20多个,种种迹象都显示,北京被“豪宅化”将成为常态。

  正如一位高端项目操盘手向本报记者透露,项目要卖到5万元/平方米,开发商才有钱赚,但周边二手房房价现在仅销售3万多元/平方米,市场压力非常大。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在北京豪宅市场竞争压力如此之大的背景下,对于优质地块的争夺战一直在上演,可谓“一个地王的诞生意味着对前一个地王的解套”。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