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美元高位盘整 英镑显著冲高

2015年02月13日 07:38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上周,美国公布的强劲就业数据进一步夯实了美元强势基础,但暂难支撑向上突破,因美联储加息时点未来仍有可能受到干扰,如油价下跌等。欧元本周备受希腊问题困扰,但因市场仍指望最终能达成协议或至少达成临时性协议,故欧元支撑仍相对稳固。英镑周四显著走高,原因是英央行公布了乐观的通胀报告。

  美联储加息氛围趋强

  本周,美元冲高回落并保持高位盘整。截至昨日(周四)19:30,美元指数暂报94.701点,这与上周五的94.626点很接近。上周五,美元单日大涨,原因是美国劳工部公布的1月非农就业数据较为抢眼。

  本周,美联储多名委员发表了演讲,多数立场较以往强硬些,对美元构成些支撑。

  目前,市场中一部分人相信美联储会在6月加息,其中原因除就业指标强劲外,另与美联储前期言论相关,因在2014年12月的美联储利率会议上,当时美联储主席耶伦曾表示,所谓“保持耐心”即意味着“未来两次会议不会加息”。美联储上次会议是在1月底,下一次利率会议是在3月中旬,而6月份会议显然就满足耶伦所说的条件,除非3月份会议另有新的表述。

  美元本周虽整体守住上周五涨幅,但未进一步明显上升,主要是因为即使美联储加息预期已强化,但仍不能肯定年中加息,毕竟还有两个不确定因素,一是油价会否进一步压低物价,二是强势美元会否最终损及美国经济。

  其中,就油价表现看,虽然前期已有所上涨,但花旗近期居然看空至20美元/桶。如花旗判断正确,物价显然将受到压制,这样一来,加息必要性将降低。

  从强势美元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来看,最近标普500股指成份股所发布的季度业绩多数欠理想,其中不少是受到外海业务放缓影响,这与美元汇率走高应该有直接关联。假如未来美联储加息并使得美元进一步上涨,很可能会有更多美国公司业绩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这些公司雇用更多员工,即最终可能影响就业市场。

  欧元继续低位盘整

  本周四同上时间,欧元暂报1.1343美元。本周,欧元继续低位盘整,本周欧元时常受到希腊局势波动影响,受欧元区经济指标的影响却暂时有限,因本周缺乏重磅指标。

  欧盟等对希腊的援助计划本月末就将到期,所以希腊如果想继续得到援助就必须按前总理承诺的那样节支,而新上台总理明显不认可前政府政策,认为应该通过免除一部分债务并同时进行有限度的节支来应付。这些主张未能得到欧盟“三驾马车”及一些国家谅解。

  本周,希腊态度一波三折。周一先是有消息称希腊总理普拉斯已拒绝了欧盟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救援;周二市场情绪又有显著缓解,因当天有传言称欧盟计划在与希腊达成过渡性债务协议;到了周三,市场情绪又转向沮丧,因当天希腊总理再度拒绝接受有关延长援助计划的提议,而且当天欧元区财长会议亦未达成实质性协议。

  在周三财长会议结束后,欧元集团主席JeroenDijsselbloem表示:“我们讨论了很多方面的问题,但是未能就如何迈出下一步达成一致,未来必须在政治上达成一致。”

  希腊财长YanisVaroufakis会后表示,在与欧元区当局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谈判之际,希腊政府不会采取“单方面的过激行动”。不过,他又表示:“希腊要在现有救助方案以及对选民负责之间达成平衡。”

  到了周四,欧盟峰会将召开,市场又燃起希望。截至记者发稿,欧盟峰会的消息不很明朗,一些小道消息也无法证实。

  希腊局势一波三折,欧元虽有所波动,但整体走势仍相对平稳。

  欧元目前暂不宜做空,因只要希腊局势得到缓和,即使是临时性协议,欧元也极易显著反弹。

  通胀报告刺激英磅反弹

  本周四同上时间,英镑暂涨0.61%至1.5334美元,英镑周四显著上涨的主要因素是英央行当天公布的通胀报告明显强硬。

  英央行公布的 《季度通胀报告》调升了明年英国经济增长预期,而且认为物价低迷是暂时的,未来物价将不断回升。英央行表示,“虽然今年物价低迷,但若油价上涨,预计英国通胀率将于下半年回升,2016年可能达到1.8%,2017年达到2%这一目标值,2018年再续升至2.2%。”

  在多数国家面临通缩情况下,英央行上述表态颇令市场吃惊,故英镑闻声上涨。

  此前,有关英央行加息的预期有所降低。英央行此次公布的通胀报告,使得趋冷的加息预期重燃,可能对英镑带来持续性支撑。

  从英央行所预测的未来通胀数据看,如果事情真像其预期般发展,则可猜测英央行将于2016年第三季度加息。

  未来,英镑延续涨势的机会较大。加息预期对汇率是十分重要的,何况英镑本已超跌,在基本面配合下就更容易反弹。本月之前,英镑已连拉七根月阴线,期间累计最大跌幅高达13%。

  从图形看,英镑反弹第一压力位当在1.58美元一带,强阻力在1.65美元一带,前者为五年(即60个月)均线所在,后者为10年均线所在。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