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预计,到2020年,健康险保费有望达到7000亿元-10000亿元,与财险、寿险并驾齐驱
不负众望,商业健康险保费去年以同比41.27%的增幅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从业务类型看,2014年,产险、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的保费同比增幅分别为15.95%、15.67%、41.27%和17.61%,健康险的保费增幅最大。
业内人士认为,2014年健康险的快速发展还只是起点,今年的多重利好还将把其发展推向一个新高度,投资动作或将“很频繁”。
健康险保费增幅最大
根据最新数据,2014年,健康险业务实现保费收入1587.18亿元,同比增长41.27%,而2013年的保费同比增幅为30.22%,这说明2014年的保费增速快于2013年。
从4家专业健康险的保费数据来看,2014年,人保健康的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157.95亿元,比2013年的76.4亿元增长了106.7%;平安健康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约4.17亿元,比2013年的3.08亿元增长了35.1%;和谐健康实现原保费收入约1.59亿元,同比约增长20.6%;不过,昆仑健康的原保险保费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同比下降了78%。
从4家专业健康险公司的保费与全行业健康险保费的比较来看,专业健康险公司的保费占比还较低。这说明其他保险公司的健康险业务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2014年,商业健康保险迎来了两次重大政策利好。去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要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助力医改,提高群众医疗保障水平,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商业保险机构受托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等措施。1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从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种类、医疗保障服务体系,以及提升险企管理和服务水平几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健康保险的具体举措。
税收优惠政策今年或落地
刚刚于1月26日结束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确定了2015年的三项重要工作,其中一项便是推动养老险和健康险税优政策的落地。这给了业界诸多期待。
“国务院的文件主要是定调,而保监会明确提出争取健康险税优政策落地,说明这个事情已经有眉目了。”供职于某健康险公司的研究部负责人表示,说“推动发展”是态度,而税收优惠则是实打实的支持,如果对个人购买商业健康保险的支出在个税前全额列支,将直接刺激健康保险需求,做大市场,也将改善保险公司的经营。
与此同时,各地方在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方面也不遗余力。例如,广东省在其发布的保险业“新省九条”中提出,要大力发展各类医疗、疾病保险和失能收入损失保险等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以及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有条件的地区可按照自愿原则,允许使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一定比例余额购买商业健康保险。
上海也有类似想法。据媒体公开报道,2015年,上海将率先尝试用医保个人账户结余资金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并确认以“病种”划定补助金额;试点将商业健康保险纳入上海大病补充医疗保险部分。同时,在基本医疗保险当中,个人账户结余资金将被鼓励用来购买商业健康保险。
事实上,包括福建省、黑龙江等诸多地方在落实保险业“新国十条”的文件中,都将促进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作为极为核心的内容。业内普遍认为,在各种政策的支持下,健康险产业有望迎来发展的最佳机遇期。
争抢市场
刚刚起步的市场,巨大的想象空间,自然引来不少险企的觊觎。随着太保安联近期的正式开业,我国专业健康险公司已达5家,而其他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也对该领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几家专业健康险公司各有特色。其中,人保健康以承办各地的大病保险见长,已经在这方面形成了多种模式;平安健康则在整个健康产业链尤其是移动医疗领域进行了全面布局,如果医疗产业O2O能循环顺畅,发展前景也可期待。太保安联作为新成立的健康险公司,拥有股东背景优势和上海自贸区政策等优势,后发力量不可小觑。
同时,众多寿险公司都在健康险领域动作频频,纷纷涉足健康管理。近日,保监会批准第二家保险私募基金试点,同意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起设立阳光融汇医疗健康产业成长基金。保监会表示,下一步,将加强政策研究和持续监管,促进保险资金设立私募基金业务健康发展,增强保险业服务民生和实体经济的能力。广东省也提出,鼓励保险机构参与健康服务业产业链整合,探索运用股权投资、战略合作等方式,设立医疗机构和参与公立医院改制。
前述业内人士表示,2015年支持健康保险发展的政策还会陆续出台,保险公司在健康管理、医疗产业等方面的投资动作“可能会比较频繁”。到2020年,健康险保费有望达到7000亿元-10000亿元,成为与财险、寿险并列的三大保险业务板块之一。健康险市场不断扩容,给人无限想象空间,但竞争无疑也将更为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