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高息大学生网贷平台云起 金融蓝海还是变相高利贷?

2015年01月25日 07:27    来源: 新华网    

  去年涌现出越来越多大学生网络贷款平台,并成功融到亿元级投资,然而年化贷款利率却高达40%

  只需要动一动手指,在网上登记学籍资料,囊中羞涩的在校大学生也能体验一把“有钱任性”的购物体验。如今,为大学生提供消费贷款的网络平台正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学生可以在零担保的情况下,在电商平台进行分期消费,或直接借出小额现金。

  在过去的2014年,大学生消费贷款平台狂飙突进,以趣分期、爱学贷、分期乐等为代表的大学生网贷平台迅速成长起来,成为互联网新的吸金地。趣分期和分期乐前后发布获C轮和B轮融资的消息,业界盛传融资规模均在上亿美元。今年1月,电商大鳄京东也正式杀入这一市场,宣布推出校园白条服务,校园金融蓝海逐渐显现。

  然而,在市场不断升温的同时,质疑声从未减弱。记者留意到,有部分平台在向大学生提供借贷的同时,收取年化利率超40%的利息,被指向没有收入能力的大学生提供变相高利贷。大学生利用信用贷款购买“力所不及”的消费品,也被认为是过于超前的消费观念。

  大学生热衷超前消费

  仅凭学生证、身份证,简单几步手续,没有固定收入的大学生就可以迅速在网贷平台上获得数百元甚至上万元不等的信用额度,既可以用于电商平台的分期购物,也可以现金到账用于其他途径。

  2009年之后,银监会发布文件提高大学生办理信用卡门槛,传统银行几乎退出了大学生信贷业务。大学生消费贷款平台趁势杀入,填补了大学生信贷市场的空白。这样的网贷平台放贷流程简单,不需要抵押担保,迅速受到在校大学生群体的青睐。

  根据腾讯科技近日发布的一份《大学生分期网贷真实需求报告》显示,近78%的大学生听说过网络分期贷款,21%的受访学生真正使用过网络分期贷款,而接近50%的学生则表示愿意尝试这项新兴业务。在贷款用途上,62.2%的大学生会利用分期贷款购买数码设备,比例远远超过游玩、衣物、餐饮、学费等选项。

  记者登录分期乐网站发现,在填写了手机号、姓名、身份证、大学名称等实名信息后,即可迅速进入分期购买数码产品的流程。网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要成功购买产品,用户还需要提供身份证原件、学生证原件、教务网信息等证明材料。一旦下单后,网站工作人员会上门进行一对一的信用审核,手续完成后立刻可以拿到产品。完成整个贷款流程仅需要数天,更有平台打出了48小时内放款的承诺。

  贷现金利息高到吓人

  由于大学生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不少人质疑面向大学生拓展信用贷款业务的风险。业内人士分析,风控制度是大学生消费贷款平台正常运营的核心,是连接电商、P2P平台和学生消费者的重要枢纽,如果风险控制不力,将很容易造成平台的资金链断裂。

  据记者了解,大学生贷款消费平台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自有资金和融资资金,通常做法是在融资平台上将债权打包出售,形成融资,大部分会出售给P2P平台。贷款消费平台一方面对接P2P公司,另一方面对接电商平台,从线上零售商或品牌供应商处拿货,以分期付款、收取利息的方式销售给学生,从中赚取进货的价差和放贷的利率差。

  不完善的风控制度,P2P平台的资金来源,都意味着贷款消费平台的资金成本不会很低。大学生要从这些平台上借钱,要支付的费率自然也不低。事实上,一些平台夸大了大学生借钱的低门槛、零担保,却故意弱化了高额的服务费、利息和违约金。

  以爱学贷网站上一部苹果iPhone 6 Plus手机为例。该产品在官网上售价为6088元,如果要在爱学贷上分成12期(月)付款,每个月要向网站还款604元,其中本金507.33元,服务费96元。12个月后,借款者一共需要还款7248元,其中利息将近1160元。计算下来,年利率高达19%,远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

  如果是向网站直接贷现金,利率更加惊人。以分期乐平台的“借点花”项目为例,一个大学生如果要在该平台借3000元,分12个月还款,则每月须还款310元,其中包括本金250元,利息60元。那么分期之后共需还款3720元,比贷款本金多720元。考虑到每一期递减因素的测算方法,“借点花”的年化利率甚至超过40%。

  被质疑助长负面消费观

  部分贷款消费平台一方面提出要为大学生带来超前的消费体验,构建学生信用模式,另一方面向贷款大学生收取着高额的服务费和利息,被业内人士质疑是向没有固定收入的大学生变相提供“高利贷”,会对大学生消费观造成负面影响。

  年轻大学生喜欢追求新鲜事物,消费需求强烈,但有限的收入往往限制了他们的购买欲望,大多数学生仍然依靠父母给予的生活费来维持日常开支。贷款方便、还款灵活、门槛不高的网络分期贷款给囊中羞涩的大学生提供了解决方案,但无形中也可能助长大学生群体中不理性的消费习惯。同时,高企的利率也会给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造成沉重的负担。

  理财规划师刘彦斌认为,“贷款消费无可厚非,但是贷款人首先必须具备独立偿还的能力。这类消费贷款平台引导大学生去购买‘力所不能及’的产品,对于没有收入的大学生来说相当于寅吃卯粮,不利于大学生形成量入为出的合理消费观。”

  此前调查显示,大学生借款主要是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其中以相对昂贵的数码产品为主,较少用于创业、培训之类的活动,因此可能带来消费误导,助长了盲目追求高端产品的风气。(记者 莫谨榕 戴曼曼)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