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银行的“后看脸时代”

2015年01月16日 07:38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近日有教授发表学术报告论证:人眼识别面孔的准确率为97.53%,而通过摄像头加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率则可以达到99.15%。对于银行界来说,这种技术战胜经验的事情,不光发生在客户识别环节,也体现在几乎所有经营领域。

  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发放贷款的“任性”,让许多传统银行看直了双眼:要借钱的卡车司机未到现场,只是通过远程“刷脸”,3.5万元就打到了账上。这种“三无”模式所代表的,正是新型银行的方向——无营业网点,无营业柜台,无需抵押、担保,发放贷款主要依据人脸识别技术和大数据信用评级。

  客户新开银行卡账户、首次购买理财产品以及申请个人贷款,必须到银行柜台“亲见亲签”,是传统银行的传统规矩。无论是从银行自身风险管控的角度,还是从消费者利益保护的角度,“眼见为实”的规定都合情合理。此前不久,监管层叫停了淘宝店销售理财产品、线上发行虚拟信用卡等,也可以视为对这一原则的坚守。

  而近日,央行下发《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远程开立人民币银行账户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除柜台方式外,银行开立账户还有望获得第二种“线上方式”。这标志着银行“看脸时代”的结束。

  过去,依托网点的“面签”,不仅是风险防控的防火墙,更是行业准入的护城河。这条铁规的破除,对于跨领域、轻网点经营的新型银行、网络银行,无疑意味着“一个便利的环境,温暖的春天”;但对于传统银行,也许会感到一丝寒意:自己的长项不再举足轻重,人家的长项成了决定因素。

  近两年,银行行长中流传一首《十不贷》:“山西的煤矿、江苏的光,上海的纸铜、河北的钢……”这些弄栽了许多传统银行的滑铁卢,当初无不是规模大、成长快、抵押物充足的好行业;而仅凭平台数据即给予用户授信的阿里小贷,已为90多万家小微企业累计贷款超过2000亿元,依然保持着较低的不良率。

  决定银行这个经营风险行业胜负的,不再是察言观色的直觉,而是“听其言观其行”的分析能力。互联网企业对客户诸多消费场景和经济行为的掌握,包括网购、还款、转账等方方面面的丰富信息,无疑能更清晰地描述一个人的经济脸谱。

  有效而充分的信息是决胜的关键。一些P2P公司透露,线下收集一位借款人信用数据的征信成本至少上百元。阿里的芝麻信用,数据来源于实名用户超3亿的支付宝,每天的数据处理量相当于5000个国家图书馆;腾讯的微信用户近5亿,QQ月活跃用户8亿多,微众银行汇集了40万亿条数据。

  而目前央行个人征信系统共收录8.5亿人信息,其中仅3亿多人有信贷数据,约5亿人在央行征信系统中只记录经济信息,无有效征信信息。不久前传出的信用卡客户信息被银行工作人员倒卖事件中,每条信息只卖了2分钱至1角钱,大概只能算是对此类信息的按质论价。

  最近央行印发通知,要求包括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在内的8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不仅意味着互联网公司在金融业开放的又一收获,更标志着银行业竞争的坐标体系正发生变化:比“面子”的时代过去,能比拼的就只有创造价值的“里子”了。(经济日报记者 齐 平)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