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熊市尚不言底 黑色系难迎春天

2015年01月08日 08:01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去年有个客户做商品期货赔死了,为什么赔呢?他看着股票做商品期货,一看煤炭类股票涨了,觉得期货也会涨,就‘抄底’进去,没想到煤炭期货板块继续跳水,结果亏损1000多万元。”一家期货公司相关负责人昨日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在煤炭板块上演的这一幕同样登上了钢铁板块的舞台。以螺纹钢、热卷轧板等为代表的钢铁期价近期持续低位震荡,而钢铁股却表现强劲。黑色系品种为何出现如此明显的股期背离?

  对此,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的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基本面供需压力较大,原材料价格难免负重下挫,又因其跌幅较成品更深,钢铁行业盈利状况明显改善,加之国内股强期弱的背景,相关概念股自然获得资金的热捧。

  不过分析人士同时认为,2015年,钢铁行业的生存环境难言走出“寒冬”,原材料的下跌之势也还未结束,预计黑色系春节前仍将震荡筑底,但随着明年基建投资升温、宏观预期回暖及流动性宽松等利多涌现,有可能发生熊市中的反弹行情。

  股强期弱 探秘黑色系反差

  本周三,股市中的钢铁和煤炭开采板块录得上涨,而期市中的热卷轧板、螺纹钢、动力煤、焦煤等再次飘绿。截至收盘,热卷1505、螺纹1505分别下跌1.16%和1.03%,动煤1505和焦煤1505也分别下跌0.74%和0.54%。而股市中的申银万国钢铁指数和煤炭开采指数却分别上涨0.77%和0.12%。

  若将视野放长,2014年12月至今,申银万国钢铁指数累计上涨26.77%,煤炭开采指数累计上涨20.89%,而文华螺纹指数仅上涨1.37%,热卷指数、动煤指数和焦煤指数则分别下跌0.14%、1.01%和2.75%。可以说,近期螺纹、热卷等黑色系期货的低迷与相关股票的火热形成了巨大反差。

  “螺纹、热卷期货品种价格低迷主要受到钢市产能过剩而需求疲弱、宏观环境通缩风险增加、铁矿石价格走势带来成本塌陷等多重因素制约,而钢铁股走强则受益于无风险利率下行、钢铁企业经营成本降低后的利润增加,与此同时,改革红利预期增大诱发股市赚钱效应升温并促使加杠杆效应凸显,三方面合力提振钢铁股‘走起’。此外,煤炭股转强与部分产煤大省减少煤炭税费等利多相关,而煤炭的供需面决定了煤价走向。”宝城期货研究员陈栋告诉记者。

  安信期货研究员何建辉同时表示,近期钢铁股和钢材价格走势出现较大背离,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相比钢材价格跌幅,铁矿石等原料跌幅更大,整个钢铁行业利润明显改善。另一方面,大盘指数强劲上涨刺激投资者做多热情升温,资金对长期低位徘徊、估值较低、未来弹性较大的钢铁股偏好明显增强。”

  南华期货研究所高级总监曹扬慧予以认同。“螺纹、热卷、煤炭等期货品种的价格走势更多反映该品种自身的基本面及市场对其未来供求状况的预期,不过这些品种基本面不容乐观。”曹扬慧指出,股市则更多体现整个市场的热点和风向,钢铁板块指数与大盘指数的走势一致性就非常高,加之不少钢铁公司在2014年实现了扭亏或减亏,钢铁股价也就摆脱了低迷。

  对于一些投资者抄底黑色系期货失败的原因,国泰君安期货高级研究员刘秋平指出,期价表现的是绝对价格,因为原料成本大幅下跌,所以绝对价格低;而股价表现的是利润水平,因为原料的跌幅大于成材的跌幅,所以股价走高。这些投资者没有理解绝对价格和利润水平之间的关系。

  寒冬未散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降息、基建稳增长、化解产能和新环保法政策等支撑钢铁价格做多预期。然而受限于冬季需求弱化、地产资金压力、矿石成本相对低位,目前基本面仍然维持弱势格局。尽管有研究认为,2015年亚洲钢铁生产企业的盈利能力将小幅提高,从而支持该行业的稳定展望。不过短期来看,钢铁行业的“寒冬”仍未走远。

  “去年矿价暴跌以后,尽管钢价也走低,但钢企却出现盈利,加之环保要求促使钢企改进设备,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能力,钢铁行业的生存环境说不上走出‘寒冬’,但有望比之前有所好转。尽管钢价仍会维持低迷,但无碍企业维持盈利模式。”陈栋说。

  曹扬慧则认为,由于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钢铁生产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预计2015年其盈利能力会进一步改善。“预计原材料的下跌之势还未结束,尤其矿价进一步下跌空间还很大。但是钢铁业总体仍处于调整过程中,很难说行业即将见底。就短期市场而言,期价筑底迹象明显。”

  何建辉同时表示,中长期来看,未来钢铁、煤炭、有色等行业都将面临较大的去产能压力,不过随着淘汰过剩产能的不断推进,上市公司在行业内的市场份额将会扩大,这种间接受益也是刺激股价上涨的一个因素。他认为,从价格方面看,黑色系快速下跌的阶段已经过去,后期走势将会逐步趋缓,不过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下,相关品种的价格很难有太大的起色,或将长期在低位徘徊。


(责任编辑: 刘佳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