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益佰制药新年换将 郎洪平“股市履历”亮眼

2015年01月07日 09:16    来源: 新华网    

  2015年的第一个交易日,益佰制药就忙着“换班子”了。就在当天,公司召开的董事会决定,聘任郎洪平为总经理,聘任李刚为公司董事会秘书。其中,郎洪平的任职履历虽并不惹人注目,但其在A股市场的投资经历,却可圈可点。

  股东榜上频亮相

  昨日,益佰制药公告了这个消息。公告显示,郎洪平1965年9月出生,1987年贵阳医学院毕业以后从事了7年外科医生工作,拥有主治医生职称;1994至1996年分别在珠海丽珠制药和无锡华瑞制药从事销售工作;1996年加盟益佰制药,2003年至2006年12月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及贵州益佰医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2013年6月至今任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

  从公告披露的任职履历上看,郎洪平的经历并不惹人注目。不过,他在A股市场的“履历”却颇值得玩味。

  首先,郎洪平的个人投资经历可谓丰富。截至2014年9月30日,郎洪平位居宜安科技第七大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34.83万股;是迪康药业第八大股东,持股191.73万股。曾经,他还是信邦制药的前十大股东:2013年信邦制药三季报显示,2013年8月28日至9月30日短短一个月时间,信邦制药前十大股东新进基金四家、个人股东一家,合计占比11%,这个新进个人股东就是郎洪平。如果复盘,其在股市的投资收益应当不俗。

  其次,郎洪平的资本运作也颇有声有色。2014年10月20日,创业板公司欣旺达宣布,拟以自有资金收购东莞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51%以上股权。其中,郎洪平持有东莞锂威81.63%的股权,为东莞锂威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而在力合股份2014年7月发布的《关于子公司出售深圳市华康全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股权的议案》中,人们看到了郎洪平与云锋基金发起人、主席虞锋的合作:郎洪平持有华康全景5%股份,虞锋持有华康全景10%股份。当时,虞锋拟以1000万元的价格从力合股份子公司手中受让华康全景8%的股权。记者在券商研报中看到,华康全景是以医院挂号入口为核心,构建诊前、诊中、诊后和随访系统,兼具智慧医院的概念,还是“支付宝未来医院的实施载体之一”。

  “巨人计划”重任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此次益佰制药换将,恰逢贵州省政府出台《贵州省新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7年)》,开始实施“巨人计划”之时。根据该计划,益佰制药、信邦制药、贵州百灵等三家公司均纳入产业规划以进行重点培育,其中,益佰制药将率先成为100亿元级医药大集团。2014年,益佰制药前三季度营收为21亿元,如此看来,今后两年的压力不小。

  或许正是如此,此次,公司此次任命的郎洪平和李刚都是销售出身。“郎洪平在医药行业从事销售多年,熟悉制药行业产品销售策划,对产品市场推广策划及在商业运作方面经验丰富。”这在业内看来,将有利于公司冲刺“巨人计划”。

  另一个有意思的是,总股本39596万股,2013年销售额28亿元、2014年前9个月销售额21亿元的益佰制药,截至昨日的市值是135亿元;同比贵州百灵来看,贵州百灵总股本47040万股,2013年销售额14亿元、2014年前9个月销售额10亿元,截至昨日的市值是198亿元。

  如此,益佰制药此时任命一个有专业背景、懂销售又会运作资本的人做总经理,估计其中的“军令状”一定不简单。2005年,郎洪平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的偶像是郎平。”那么,这一次,他是不是也要在新的职位上打出一个“铁榔头”精神呢?(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 向婷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中恒集团终止收购特安呐制药      2015年01月06日
  • · 三精制药亿元“烂尾楼”多年未披露      2014年12月19日
  • · 方盛制药等两只新股今日上市      2014年12月05日
  • · 香雪制药入股人参市场      2014年12月04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