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机构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降息为保险公司提升产品竞争力、改善偿付能力和资产负债表提供机遇,考虑到多个保险业相关政策影响预期及目前A股保险板块估值情况,投资保险股仍有获利空间,但保险公司仍将对投资股市保持谨慎。降息并不必然意味着长期低利率市场的开启,即使权益类投资出现机会,保险资金还会更多关注长期投资机会,在多个方面调整资产配置,2015年初可能将成为险资投资重要时期。
险资结构未随降息剧变
央行降息政策效果很快体现于A股保险板块上。在随后数个交易日内,板块内个股大幅飙升。
平安证券报告认为,降息对保险行业利大于弊,在降息过程中,虽然每年新增保费配置的固收产品收益率有所下降,但是新增固收投资相对存量的投资资产而言只是冰山一角。就总体投资资产而言,组合的投资收益反而能跑赢市场平均利率水平。对固收投资比例较大的保险资产而言,降息能增加债券资产公允价值,从而提升净资产水平,改善偿付能力。由于债券公允价值提升,保险公司有更加灵活的空间,对当年度经营利润进行调节。在此过程中,权益市场表现往往较好,降息对保险公司投资端整体有利,保险产品竞争力得以提升。
某大型保险公司投研人士认为,降息以来,保险股与银行等金融行业个股一道带动行情上扬,但其对保险公司价值影响有限。目前行业整体在股市上配置比例较低,利率下调影响主要体现在固定收益类资产上。保险股上涨主要是在体现估值修复过程。
相比于保险股的表现,险资对股市未大举“孤注一掷”。前述投研人士表示,继保险行业10月入市资金量和入市比例双双刷新半年以来纪录后,11月比例调整基本趋于平稳,对板块调仓策略并非以降息为主要出发点,而是充分考虑到年末投资策略需要,不同保险机构配置比例依然分化,部分大型机构仓位依然在10%以下。
险资“踏空”说法在市场中出现。某中型保险公司人士表示,出于对股市投资比例的一贯谨慎策略,即使上周出现一轮行情,但仓位调整没有紧逼,依然在按既有惯性和对周期判断稳步优化结构,受降息影响不十分明显。
险资寻“多头”策略
某保险公司高管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对保险公司而言,降息涉及到的资产当量很小,对目前存量资产和财务数据不会构成很大影响,效果可通过其他方面的配置相互抵消。出于谨慎考虑,很多大型保险公司整体固收类配置比例和对应风险都比较小,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通过合理辨识风险溢价,可获得的投资机会还很多,而且机构更加关注长期投资组合。”
海通证券报告认为,保险行业基本面持续向好,在资产端,保险公司逐渐将部分股权资产及存款投资比例转移到债权计划、信托计划等高收益新型固收类资产中,预计投资收益率会继续稳步提升;降息将带来的债券价格上升、股市走强均利好保险公司投资端。在负债端,银行理财、信托产品竞争力下滑,投资收益率提升的保险产品吸引力增加,保费可借资金回流进入上升周期,预计今年投资表现将使明年保费维持高增速。
保险资管公司人士表示,从长期看,保险业是否能借利率周期走势赚取超额收益,取决于所销售的产品类型上偏重于趸交还是期缴,以及期限错配如何平衡负债和资产。保险公司可考虑在利率下行周期,以短期险的趸交保费配置于高收益的久期资产。在产品到期时以低成本负债滚动偿还或卖出债券资产偿还。在利率上升周期,可偏重期缴产品销售,以此获得相对低成本的资金用于配置高收益资产。
在保险股走势上,国金证券报告认为,由于目前“非标”资产风险缓释提升估值、保费端和投资端存在双重改善预期、估值处于历史底部,保险股投资逻辑与此前券商股具有一定类似性,还将进一步发展。
政策叠加放大“年关”机遇
在2014年末与2015年初时间点上,险资注意力没有仅放在股市层面。在多个政策叠加预期下,机构正判断后续发力方向,固收类资产和非标资产等多个领域都成为目标。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保监会已抽调人员与有关部门沟通,推进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商业健康险、个税递延养老保险、保险交易所等政策启动,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和商业健康险方案有望很快出台,个税递延养老保险和保险交易所的推出已进入关键时间节点。上述政策将成为产险、寿险业结构调整的“导火索”,叠加2015年保险公司推动“开门红”的预期,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窗口。
继保监会连续发布偿二代测试相关办法后,偿二代方案有望于年底推出。
中国人寿战略规划部负责人表示,偿二代体系对各类资产风险要求有较大变化,保险公司将更关注投资资产配置,将更多地从优化最低资本角度管理投资资产。
业内人士认为,多个政策叠加,给保险业带来不同方面的机遇,通过把握政策方向,大、中、小型保险公司都可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寻找相关投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