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李东辉:应鼓励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建立绿色产业基金

2014年11月26日 12:0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6日讯 今日,2014年生态金融讨论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北京东方园林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李东辉认为,从环保企业自身来看,建议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贴息等,鼓励国营和民间资本建立绿色产业基金。并且金融产品创新上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如河流等生态资产可以参照林权一样来评估作价,在融资时,金融机构应认可它的金融价值,可以通过设立收费权体现它融资上的意义。李东辉还呼吁国家在环保企业的贷款等方面给予绿色通道。点击进入专题

北京东方园林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李东辉做主题发言 中国经济网裴小阁/摄

  以下为文字实录:

  今天非常荣幸作为一位生态环保企业代表来和各位嘉宾分享我们的一些思考,在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之后,我们作为生态环保企业和整个社会可能都面临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金融如何发挥作用的问题。

  中国生态金融领域的政策坦率地讲可以说严重地滞后。在1995年,发布了有关通过信贷手段引导环保建设的文件,看起来标准非常好,实际上这是由当时的环保总局发给全国各省市环保局的文件,对金融机构没有什么影响和约束力的。之后若干个非常散点式的文件,也没有能够形成系统的,对于金融机构,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任何具体帮助。对于银行来讲,商业银行兴趣不足,政策银行基本是空白的状态。对于环保企业和地方政府来讲,面临着非常现实的融资问题,生态环保企业普遍是以技术、智力和服务为主的企业,是轻资产的;传统的银行、金融机构是按照资产价值来抵押进行融资;对地方政府来讲,他做一些市政基础设施还可以衡量他的价值,可以收费,如果治理一条河流投入20亿或50亿,这条河流无法向人收钱或无法抵押作价来融资。

  实际绿色金融工作小组在马骏首席的领导下,也包括黄院长也做了很多研究,在国外有很多可以参考的经验。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可能远远超出其他国家的挑战,我们污染严重程度、范围之广,需要投入的治理资金之大在世界也没有前例的。今天我们虽然讲生态金融,由于我们对中国水、土壤污染严重程度数据分析今天就不讲了,按水生态治理角度来说不能完全估算,未来也需要投入20万亿左右。

  大家要注意,最近国务院可能要发布“水十条”和前一段发布的“大气十条”相对应,大气十条国家未来五年要投入10万亿,水十条可能是2、3万亿的数据,但大家要关注的也是五年货若干年内,并不是全部的治理需要。浙江一个省就需要4800亿,我们通过各方面渠道和各方面汇总数据统计至少需要20万亿,能把中国良好湖泊,未污染的湖泊保护起来,把污染的湖泊治理好。地方政府面临着非常严重的债务问题,去年已经突破了20万亿地方债,其中10万亿以上的银行贷款,其他的信托、租赁各方面的分布。大家也可以关注电子工程至少2.5万亿以上,这还是不完全的统计。生态治理需要这么巨额投入的前提下,地方政府也无法去支撑,需要国家在顶层设计上来做文章。

  作为生态环保企业我们可能提的是不成熟的建议,一是在国家财政投入上,未来应该是有适当可观的比例,根据国务院43号文其中明确规定地方政府未来主要投入于公益事业,东北某地级市市长,和他讨论时也明确讲,未来计划70%—80%财政收入增长部分会用到生态环保领域,因为它是公益事业主要组成部分。如果按照中国过去几年的财政收入,如果未来假如每年15%的增长,如果按5年增量部分的40%,因为存量是吃饭财政,增量部分是有比较大的使用余地,40%用于生态治理的话也可以产生五年5万亿,平均一年1万亿的金额。

  参照国家在教育经费上使用规定,90年代初就规定了,到2020年达到GDP的4%,实际2008年还没有达到,去年基本达到4恩%,在生态环保治理领域也能达到这个比例会对各级部门会有比较强的约束力。

  按照国际上通用的谁污染谁付费,谁受益谁交费的原则,在税收体系、水资源配置方面采取像收电费一样收水肥也可以取得客观收益。去年电费至少4万亿,美国的水是比较便宜的,英、法等国家居民交的电费和水肥是差不多的,但中国水费极其微小。

  汇总我们的建议:

  1、国家可以考虑参照英国的做法,由国家出资设立国家级的绿色银行,同时考虑到中国地域的广博和需求的多元化,也可以鼓励国企和民营资本设立区域性或地区性的绿色银行。

  2、国家政策层面上来扶持引导,比如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贴息等等,鼓励国营和民间资本建立绿色产业基金。

  3、金融产品创新上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比如河流等生态资产完全可以参照林权一样,可以来评估作价,在金融机构融资时认可它的金融价值。当然可以通过设立收费权更可以体现它的价值和融资上的意义。

  4、呼吁国家环保企业在贷款等政策方面给予绿色通道。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