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朱学群:碳排放权受益性应惠及普通老百姓

2014年11月26日 11:2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6日讯 今日,2014年生态金融讨论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碳金融事业部主任朱学群做了主题发言,朱学群指出,近年来碳金融交易量呈爆发式增长,但碳金融的主旨并不是为了交易而交易,主旨是为了减排增效,如果只是提高碳金融方面的交易量,容易造成碳金融交易量和碳排放指标同时增长的陷阱,应该把碳排放权受益性惠及普通老百姓。点击进入专题

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碳金融事业部主任朱学群做主题发言 中国经济网裴小阁/摄

  以下为文字实录:

  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来宾,今天非常荣幸来到这个论坛。今天来到这里能够聆听到各位专家学者,来自各个不同领域的声音,我也想借此机会发表一下我自己对碳金融体系当中政府角色的看法,我是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碳金融事业办公室里的一个成员,我的研究重点主要是在碳金融领域里的创新。我们现在也是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进行碳金融领域的摸索和尝试,如果对这方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会后再详细交流。

  对于政府在这块的角色定位我们做了几个方面的分析以及综合以前的研究成果。前面讲到了我们宏大的背景,碳金融交易基于三个灵活的市场机制进行了很多创新,现在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积极的措施,包括今年9月份,出台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2014—2020年),对很多详细的指标甚至发展计划都提得特别明确,将来可能政府在这上面也会有很大的动作。所以,我个人认为,政府在碳金融领域的角色起到三个作用:引导者、监管者、间接参与者。

  引导者,作为政府来讲它是责无旁贷的,政府在碳金融体系顶层设计和规划责无旁贷,也是应有为,有可为,有所为。目前做了几个方面的工作,包括七个碳排放权的试点,很多类似碳交易机构、场所在逐步地建立,包括北京环交所、产权交易所甚至林权交易所都在进行很有益的尝试。除了引导方面政府起到主要作用以外,政府还起到主导的作用,它在很多政策法规上,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衔接,信息共享上它有一定的发言权,而且有很强的主导力。

  监管者,它也是非常有力的监管者,碳金融交易量这一两年交易量呈爆发式增长,碳金融的主旨并不是为了交易而交易,主旨是为了减排增效,如果只是提高碳金融方面的交易量我想是舍本逐末,容易造成碳金融交易量和碳排放指标同时增长的陷阱。

  间接参与者,政府又是市场的参与者,他又是运动员也是裁判员,这是无法避免的,现在的角色在我们碳金融体系建立之初,还不完善的阶段还必须要参与进来引导,所以政府成立了很多相关有政府背景的公益基金和相应机构来参与到市场里来引领、领头我们的市场。

  这是博弈论,对政府这块作用的分析。我简单说一下结论,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得出四点结论,希望政府在后面很多领域里可以加强的:

  1、政府应通过增强激励、加大处罚措施来促进企业降低污染治理成本投入,促使其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因为政府违法成本、调节成本的作用非常强,提高他们排污成本相对排放企业就是个很大的刺激作用。

  2、创新碳排放量化核准方法,目前我们采取的很多都是借鉴和采取国外的标准,国外有很多成熟的体系,我们直接搬来甚至加以改进就直接用了,实际还有很多可以创新的地方。比如现在有学者提出,要建立相应的生态币甚至生态积分体系,这可能比较宏大。再一个商品价格里,不光是体现出它货币的价值,还体现出它相应的生态权利与义务。

  我想将来有朝一日这个想法可能会实现,当我们上网要去点击购买一件商品时,可能会提示你的生态积分不够,那么生态积分后面对应你的生态权利与义务,这时候就需要你去履行甚至定向履行,你可能需要去植一棵树或少坐多少飞机或者使用电动汽车等等,这是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发展,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发展的支持,很多东西都在慢慢加快实现。精简项目审批流程,政府也是一直在做这方面工作,有效降低碳金融交易成本,尽可能消除信息不对等,提高交易透明度。

  3、发展碳排放统一市场,目前碳排放市场建立之初还比较分散,甚至没有区域性的碳排放市场,建立全国或全球碳排放统一市场是个趋势,同时要积极培育二级市场,把碳排放权收受益性惠及普通老百姓。

  4、创新碳金融期货及衍生品工具,完善科学自主定价体系。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关婧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