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地方债务有望缓解财政稳增长空间打开

2014年11月24日 07:26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金微

  近期,发改委连续批复了多个政府投资项目,欲通过基建来稳增长的意图明显。随着地方政府的投资加速,融资需求也在刚性扩大。

  在此背景下,央行宣布降息可以大大降低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同时也为财政稳增长进一步打开空间。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院长王雍君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降息除了减轻地方政府还本付息的压力外,更重要的是对地方政府的投资有激励作用。

  地方债成本降低

  今年以来,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今年8月份全国人大通过新预算法修改,正式给予地方政府发债权限;10月,国务院又发布《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43号文”),明确地方政府对其举借的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政府实行不救助原则,并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

  截至2013年6月底,地方政府负有直接偿还责任的债务为10.88万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2.66万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4.34万亿元。随着今明年偿债高峰的到来,地方政府需要支付的利息数额惊人。

  在预算法框架和“43号文”新规指下,地方债将通过“修明渠、堵暗道”的方式发行地方债,地方政府过去隐性负债的方式或将改观。

  随着新一轮基建投资稳增长政策的出台,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会进一步提高,但是地方政府的存量债务滚动压力依然大。国信证券此前发布报告称,地方政府可用于基建投资的资金非常有限,财政端可用于稳增长的空间被进一步压缩,而以定向支持为主的货币端稳增长将承担重任。

  为财政改革打开空间

  针对此次降息,央行有关负责人称,此次利率调整的重点就是要发挥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场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促进实际利率逐步回归合理水平,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这一突出问题,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不过,对于地方政府十几万亿的存量债而言,可以降低付息成本,也能降低地方政府未来融资成本。

  著名职业投资人、喜投网总裁黄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降息对存量贷款的意义很大,存量贷款的成本降低,降息可以减少存量贷款的不良率上升,降低国有企业的付息成本,降低地方政府债务的成本。

  10月份全国财政支出9910亿元,比去年同月减少598亿元,同比下降5.7%。相较“稳增长”的9月,10月支出环比大降4116亿元,降幅逾29%。王雍君说,如果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大量闲置,会收缩经济,对稳增长不利,适时运行公款,扩大财政支付速度,对稳增长起到正面作用。“现在突击花钱主要还是没作好预算,未来财政改革需要进一步明确预算。”


(责任编辑: 魏京婷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