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民间投资迎实质性利好 PPP模式有望敲碎玻璃门

2014年10月28日 10:27    来源: 新华网    

  “创新投融资机制,在更多领域向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资本敞开大门。”10月2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包括“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在内的使社会投资和民间资本能够平等参与投资的具体措施。

  “目前国内关键领域、重大项目向民间资本开放的步伐正在加快。”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预测,尽管中央积极推动鼓励民企参与各项投资,但很多项目具体投资细则尚不明确,各项细则完善后,民企投资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水电、核电等项目;支持基础电信企业引入民间战略投资者;加快实施引进民间资本的铁路项目;鼓励民间资本投资运营农业、水利工程;吸引社会资本对教育、医疗、养老、体育健身和文化设施等加大投资等。

  面对多领域开放项目,民企参与热情不一。如何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民间资本如何在PPP模式中盈利等问题成为目前民间资本最为关注的问题。

  专家指出,除了采用PPP模式吸引民间资本投资之外,地方政府还应该转变政府职能。除了要让民间资本有利可图,也不能让政府兜底所有风险,避免参与各方出现暴利或亏损,保障社会资本利润在合理区间。

  “PPP模式在我国仍是新生事物,在法律上还需要相应的定位,其发展离不开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逐渐理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表示,今后需要建立明确的运作框架和成本分担机制,明确好政府和市场分管的领域,如收益怎么分享,风险怎么共担,需要协议和规则来确定,只有让双方成为平等的合作者,才能形成可以约束政府和民营资本的双向契约精神。

  目前,不少地方政府积极着手实践PPP模式。以安徽省为例,9月29日,安徽省政府公布了全省第一批42个城市基础设施类PPP项目,项目总投资709亿元,涉及供水、污水、垃圾、城市交通和生态环境五类。据悉,这42个项目是由安徽省住建厅从全省城市基础设施领域甄选出的拟运用PPP模式的建设项目。这意味着,PPP模式有望彻底打破民间资此前投资遭遇的“玻璃门”。


(责任编辑: 韦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