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新一轮金融危机有无可能:专家意见形成明显分歧

2014年09月12日 15:16    来源: 新华网     姚均芳 毛振华

  在上一轮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6年后,当时作为危机“罪魁”的银行业是否已经摆脱风险根源,能够避免引发新一轮金融危机?这是在此间召开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吸引各界目光的议题,专家们的意见形成明显分歧。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银行监管机构和政府没有及时认识到银行体系所面临的风险。在意识到风险后,采取相关行动的速度过慢,应对措施的规模和深度也不够,银行体系的风险最终演变为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

  西太平洋银行机构业务主管罗布·惠特菲尔德认为短期内不会发生新一轮金融危机。他指出,6年多来监管层和银行自身针对风险根源做了很多工作。全球监管机构加强了配合和协调,资本充足率等要求令银行资产负债表更加安全,监管层和银行的风险意识也有提高。同时,就美国而言,银行压力测试表明整个金融体系的承压能力和健全程度有了明显提高。

  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保罗·希尔德持相同结论。他指出,真正的金融危机并不常见,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说短期内又发生危机的可能性不是那么大。而且,现在监管的反应速度非常快。在美国,应对大企业破产的政策在危机后也已出台,相关监管工具已经做好部署。

  对于金融体系抗风险能力和风险意识的提高,经纶国际经济研究院特聘杰出研究员、中国银监会前主席刘明康表示认同。他指出,中国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抵挡一些大的风波的弹药比过去要储备的多得多,最重要的是大家对风险十分敏感。监管层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也高度重视。

  不过,对于金融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刘明康并未持否定态度。他指出,“我要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我们很难避免另外一场金融危机”。他的论据主要包括: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缺陷和隐患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还有很多国家高度依赖美元,陷入了“美元陷阱”;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后果和影响还没有被彻底地了解;美国利率上升会导致大量的资本流出新兴市场和欧洲市场;金融产品仍暗含很多杠杆,不同地方还是可以看到“影子银行”;各国监管层希望银行间实现风险信息共享,但银行意愿还是有限。

  刘明康指出,“现在的工具只能用于打过去的战争而不能打未来的战争。”

  贝莱德集团中国股票投资主管朱悦持中立态度。她认为,金融危机以来有改善的方面,也有仍然不足的地方。现在整个系统的风险大大低于危机前水平。各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更稳定、更平衡,风险降低。不足的地方在于:新兴市场包括中国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这种状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在金融体系监管加强的同时,一些非银行类的融资渠道仍然对监管提出很多挑战;资本流出新兴市场会对经常项目账户带来负面的影响。

  有趣的是,尽管参与“金融断层线”分论坛的多数发言专家对危机爆发持否定或中立态度,但该场论坛的听众则有三分之二认为会爆发新一轮金融危机。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