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8月进口乏力 顺差大涨76%

2014年09月09日 07:55    来源: 广州日报    

  8月份我国出口增速小幅回调至9.2%,进口则下降2.4%,依然乏力,主要原因是大宗商品价格比较低迷。另外,顺差处于高位,8月份我国外贸基本延续了回暖态势。但业内认为,由于主要贸易伙伴经济走势分化,外贸实现全年预期增长目标压力很大。

  除了外贸数据,中秋节后将公布的CPI、PPI等多项宏观经济数据将对A股造成影响。沪指上周上涨4.93%,创下自2013年2月1日以来的最牛周。分析认为,近期指数突破得到资金支持,市场或继续维持强势,但短期上涨过快,有修复需求,2350点附近预计有争夺战。

  文/表 记者张忠安、新华

  昨日,海关总署公布的外贸进出口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2.2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同)增长3.9%,其中出口1.28万亿元,增长9.2%;进口0.98万亿元,下降2.4%;贸易顺差3061亿元,扩大76%。前8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7万亿元,同比增长0.6%,其中出口9.1万亿元,增长2.1%;进口7.9万亿元,下降1.1%;贸易顺差1.2万亿元,扩大28.7%。

  中西部地区出口活跃

  分地区看,广东、江苏等7个省市合计进出口总值占比77.6%,较去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出口活跃。前8个月,广东进出口4.02万亿元,下降11.7%,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23.7%。同期,江苏、上海进出口总值分别为2.31万亿元、1.86万亿元,分别增长3.7%、4.7%;北京(含中央在京单位)1.71万亿元,下降4.1%。

  从出口方面来看,前8个月,广东出口2.4万亿元,下降8.2%;北京2505.9亿元,下降3.3%。中西部地区则保持快速增长,云南、重庆、陕西、广西和湖南的出口增速分别为49.5%、45.7%、34.2%、28.2%和26.4%。

  内需弱和进口商品跌价

  是进口增长乏力的主因

  出口方面,交通银行研究报告分析称,全球经济企稳较明确,外需持续回暖,出口增速保持高位,对欧美及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出口增长较好。8月对美国、欧盟、东盟出口增速均达两位数;而因内地对中国香港出口增速为-2.1%,对日本也负增长3.1%,拖累出口增速从上月的14.5%回落至9.4%。

  关于进口,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李健认为,进口疲弱的主要原因是大宗商品国际市场价格比较低迷。

  交行称,进口增长乏力是贸易顺差再创新高的主因。进出口增速大幅背离,出口强、进口弱将导致外贸发展不平衡。这不但会带来人民币升值压力,也会妨碍外贸转型,是不可持续的。内需依然疲弱、进口商品价格普遍下跌是进口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

  大宗商品囤货现象仍然较为显著,8月末全国港口铁矿石库存高达11260万吨,大豆库存高达651万吨,影响了当期进口增长。

  全年出口将好于去年

  专家提醒,从一系列先行指数判断,目前外需回升基础仍不稳定。海关公布的8月份出口先导指数和出口经理人指数也分别较7月有所回落,预示着未来几月出口形势犹存变数。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认为,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预示短期出口可能面临波动,但由于外部环境整体持续向好,今年全年出口形势将好于去年。

  交行也分析称,外需持续回暖,预计出口将保持较快增长。与此同时,进口增长受到前期高库存影响较大,企业面临去库存压力。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处于低位,在影响进口增速的同时还带来通缩压力。总之,预计进口增速将维持在较低位置。

  资本市场:

  2350点区间前期套牢盘有压力

  9月11日,8月的PPI、CPI、M2、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都将出炉。“只要数据不现大恶化,比如通胀飙升,或者PPI降幅扩大等,市场都可接受。”深圳一位基金分析师昨日告诉记者。

  不过,有券商经济学家认为,8月份多数时候食品价格整体呈上升趋势,CPI同比涨幅可能在2%左右。但煤炭、钢价和油价走低或拖累PPI表现,其中海通证券预计8月PPI同比降幅扩大至1.4%。

  上述分析师预计未来货币政策会维持相对宽松,这也为资本市场提供反弹的动力。事实上,本月以来,沪指已涨近5%。

  广发证券分析师表示,目前资本市场的融资成本已降低,一些券商提供的融资成本已降到6.5%。同时,其他领域投资机会狭窄,股市就成为不错的选项。当然,目前形势还没有到“大牛”的阶段,应该还是小牛。毕竟经济数据还不尽如人意,近期公布的8月份经济数据偏弱,经济增长仍有二次回落的可能。

  招商证券则认为,上周沪指5连阳,已逼近2350点区间,从筹码分布图观察,该区间有较多前期套牢盘,仓位较重投资者可逢高减仓以应对短期震荡回调。不过,由于成交量配合较好,故适当回调后主板指数仍将继续拓展向上空间。深圳某基金分析师也对记者指出,虽然市场整体预期向好,但不排除会有短期调整,预计在2350点附近会有一波争夺战。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