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金融业资产证券化今年将增千亿

金融租赁证券化首批试点不超80亿元首单有望月末发行
2014年09月04日 07:00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记者 蔡颖 

  《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从权威渠道获悉,自2012年恢复试点至今年8月末,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已发行了28单,总额为1328亿元。按照目前的需求,预计到今年末,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规模可达2000亿元左右,仅今年一年就有近1000亿元。

  与此同时,金融租赁业资产证券化即将落地,首批5家试点总额度不超过80亿元。“之前,融资租赁公司在交易所已经有做资产证券化的尝试,现在,工银租赁、民生租赁、交银租赁、华融租赁及江苏租赁等5家金融租赁公司参与首批试点,在银行间市场交易,产品设计、评级等工作已经开始在做了,每家的申报额度都不超过20亿元。”一位信用评级公司知情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透露。

  据悉,交银租赁首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额度为10亿元,期限3年左右,该计划已获银监会批准,目前正向人民银行备案。“正常情况下估计本月末就能获批,然后正式发行。”上述知情人士称。

  江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高层也确认称:“公司首批试点的额度为10亿元,已提交江苏银监局,等待银监会批复和到央行报备。”另外,工银租赁、民生租赁首批额度至多20亿元,华融租赁则可能为10亿至20亿元。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央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为78.02万亿元,这意味着,中国银行业仅用了5年多的时间增加贷款近48亿元,远超过去60年贷款增量总和。即便如此,企业依然反映“贷款难贷款贵”,一方面由于企业负债率高企,投资扩张导致资金流动性紧张,另一方面则是银行信贷资金使用效率变低,中长期贷款和一些信贷资源的占用影响了新的资金投放。

  因此,从去年开始,国务院就强调要盘活存量金融资产,优化金融配置,资产证券化就是一个重要手段。

  目前,金融租赁公司通过融物的形式满足企业资金周转和融资需求,日渐成为当前企业为了弥补银行信贷融资不足的一条重要渠道。根据现有的监管要求,金融租赁公司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股东增资、银行贷款等传统方式,融资渠道单一。同时,金融租赁公司的租赁资产规模不得超过其注册资本的12.5倍。据悉,目前全行业的经营杠杆率离“天花板”已经不远,尤其是银行系金融租赁公司。

  “如果对资金高度密集型领域进行投入,那么这些领域对资金投入量和占用周期都要求很高。如果我们对这些资产长期持有,就可能存在跨周期风险,并且占用资本,我们需要不断转换一下自身的资产。”工银租赁副总裁纪福星表示,“这两年我们在盘活存量资产方面做了很多探索,通过各种途径把资产出售或者从表内出表。我们现在账外的资产,也就是转让的资产大概有300亿元,应该说这个量非常大。金融租赁公司资产证券化很有必要,至少对风控和业务拓展都是有好处的。随着国家改革力度加大,资产证券化会推进。”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信用评级公司了解到,根据监管要求,在资产证券化产品的设计中,除了不良资产不能“入池”外,其他资产均可以打包配置,但基础资产质量的高低往往和收益率挂钩。“与前两年相比,现在我们明显感觉到金融机构配置的基础资产质量在下降,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风险也相对增大,但收益率在上升,平均大概6.5%至7%。”一位评级机构内部人士分析称。

  该人士进一步透露:“目前,金融租赁公司打包的基础资产普遍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包括工程设备、公共交通、电力设备等。评级得看对方的资信状况,比如金融租赁公司要看承租人的信用。一般而言,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中,贷款人大多为信用贷款,而金融租赁公司的承租人拥有租赁物,如果发生违约,租赁物就比较好处置。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金融租赁公司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评级相对占优势。”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资产证券化也是拓宽外部融资,改善资产负债结构的重要渠道。“一般而言,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综合融资成本较低,并且都能做到将贷款移出表外,如此一来就能释放银行的信贷规模,提高资本充足率。小微企业贷款资产打包收益率相对较高。银行都在抓住机遇跻身参与。不过,我们更希望银监会和央行出台明确规则,让银行信贷资产登陆交易所成为常态,随着参与的投资机构增多,无论是定价还是市场交易会更加活跃。”一位城商行投资银行部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此外,记者还获悉,险资参与资产证券化也临近开闸。日前,保监会出台了《关于保险业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到支持保险资金参与信贷资产证券化,盘活存量金融资产,优化金融配置。“早前,工银租赁、长城租赁等申请过类似的方案,但由于制度障碍没有成功发行,现在监管层明确后,险资也能正式参与认购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在保险市场交易需要保监会批准,应该会在不久后试点。”一位接近保监会的知情人士说。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