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山东农信社创新信贷模式 由点及面支农扶农

2014年09月01日 07:30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姜 帆

  图为禹城农商银行董事长赵德九(左二)在大禹龙腾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了解生产情况。 杨 波摄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相对发达的山东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面对新形势,山东农信社及时跟进,在满足信贷需求上下功夫,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在全力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闯出了一条新路。

  划分授信权限 服务新型主体

  山东农信社理事长宋文瑄对《经济日报》记者说,山东农信社将新型经营主体全部纳入信用工程覆盖范围,合理划分授信权限,适当扩大授信额度,有效满足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走进山东禹城市大禹龙腾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一座座温室大棚错落有致,绿油油的蔬菜地一眼望不到边际。经过5年多的发展,该合作社已建成拥有118个大棚、占地1200亩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出产的有机蔬菜畅销20多个省区市,年销售收入达2000余万元。大禹龙腾合作社理事长霍春亮深有感触地说:“当年合作社刚成立时可不是这个样子,今天的发展多亏了禹城农商行。”

  禹城农商行在大禹龙腾合作社成立之初就跟进服务。2010年11月,正是建设冬暖大棚的关键时期,当得知合作社有200万元资金缺口时,禹城农商行及时上门服务,一次性发放贷款200万元,使合作社的发展步入正轨。随着双方合作不断深入,截至今年6月末,大禹龙腾合作社在禹城农商行的授信额度已达1000万元,贷款也由最初的2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800万元。

  扶持产业龙头 带动农户增收

  山东农信社德州办事处主任辛士勇说,禹城农商行支持专业合作社的成功实践,只是农信社支持新型农业主体发展的一个缩影。

  德州农信社创新推出了大联保体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截至今年6月末,共组建大联保体819个,贷款余额4.7亿元;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175个,贷款余额1.9亿元,在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的同时,促进了农民增收。

  齐河美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科技化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董事长董战东告诉记者,由于农产品具有生长周期较长、生产效益见效相对较慢、价格受市场变动影响较大等特点,加之无可用抵质押物或抵质押物有限,公司在建设初期面临无处融资的困境。

  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齐河农商银行主动上门服务,于2009年首次注入信贷资金400万元。之后,齐河农商行在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进行集团授信、实行捆绑式营销,在满足企业对资金需求的基础上,降低了企业担保风险。

  优化金融环境 走出双赢道路

  为了扶持现代农业发展,引导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德州农信社开办了返乡农民工、农村青年、农村妇女创业贷款、计生家庭“双千帮扶”贷款和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使得小额农贷更加顺民意、解民难、惠民生。同时,对农村创业者进行种养殖、深加工等方面技术培训。牵头组织农民外出学习,邀请专家现场授课,主动引导农民创业。

  为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让渴望增收致富的农民享受更加充分的金融服务,德州农信社以信用户和信用村评定为载体,发挥贷款证贷款“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特色,便捷、高效地满足了农户贷款需求。截至今年6月末,德州农信社共评定信用户41.95万户、信用村3804个,覆盖面分别达到43%和36%,发放贷款证22.45万个,贷款证贷款余额167.96亿元。

  在农村地区,德州农信社不断优化调整网点布局,持续推进服务质量提升,广泛布设电子机具,大力推广自助服务终端,完善电子银行系统功能。到今年6月末,全市331处营业网点已开通行内汇划系统330家、大小额支付系统236家,全部开通农信银系统;布放ATM等自助设备540台,网点覆盖率达163%;安装各类POS机具1.79万台,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使农民足不出村就可享受优质、快捷的金融服务。(经济日报记者 姜帆)


(责任编辑: 韦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