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期指难以大幅回调 静待多头回归

2014年08月26日 09:12    来源: 期货日报    

  周一,沪深300期现货指数未能再度演绎“红周一”行情,振荡收跌。盘面上,权重板块集体回调,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盘也未能延续近期强势。不过,市场成交仍维持高位,显示市场承接力较强。

  截至本周一,沪深300期现货指数已经连续高位盘整了三周多,市场面临方向性选择。对于后期走势,市场莫衷一是。笔者认为,短期来看,受近期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大幅低于预期、本周有10只新股发行等利空因素影响,本周或将延续近期的盘整走势。但中期来看,7月底以来的强势上涨已经打破了原来的熊市格局和熊市氛围,当前的盘整仅是上涨行情中的驿站,是对前期短期快速上涨行情中获利盘的消化,是对后期纵深发展的量能积蓄。

  一方面,7月下旬以来的上涨极大程度地激发了市场人气,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来的低迷的熊市氛围和格局。

  从技术上来看,7月下旬以来的这波上涨有效突破了2009年8月以来长达5年的下降通道线上轨。在突破以前长达半年的时间内,沪指一直整体保持在2000点以上,对于投资者信心的提振起到了基础性作用。近期的突破则极大激发了投资者信心,不仅是散户投资者,更重要的是机构投资者。

  数据显示,2014年7月个人新增开户数达52.48万户,较6月增8万户,较5月增24万户。7月社保基金新增开户数达31户,新增基金户532户,均为历史新高。新增证券公司开户数196户,较6月增65户,较5月增99户。

  机构投资者的大量集中开户,无论当前是否入市,都表明了一种看多后市的态度。本轮上涨呈现短期急涨的态势,大量资金未能及时入市。在看好后市的情况下,预计资金将会以低吸为主,从而导致指数难以大幅回调。

  另一方面,单月利空的宏观经济数据并未改变经济弱复苏的态势,反而加码了市场定向宽松的预期。

  对于认为本轮上涨结束的投资者,之所以看空主要是由于近期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非常不乐观,认为基本面不支持指数的进一步上涨。7月宏观经济数据,尤其是信贷数据、8月汇丰PMI初值等不仅未能延续前期的企稳反弹态势,而且均大幅低于市场预期,显示当前中国经济复苏的基础比较薄弱。从经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不支持股市延续强牛格局。

  但笔者认为,单月的经济数据难以说明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尤其是在季节性淡季的背景下。在我国经济、政治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经济形势出现较大波动属于正常现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经济数据利空的情况下,市场对于定向宽松为主的经济微刺激政策加码的预期将会加大,有利于市场的稳定。这一定程度上也解释了,为什么前期短线涨幅较大、经济数据明显利空的情况下,指数一直拒绝大幅调整,尤其是创业板为代表的中小盘个股不断创本轮新高。

  对于后市行情,我们持乐观态度,认为本轮上涨仍未结束。在期指的操作上,中长线资金可以继续逢低做多。


(责任编辑: 宋沅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增仓动力不足 期指多空双方谨慎      2014年08月20日
  • · 前高压制 期指多头无功而返      2014年08月19日
  • · 持仓分析:期指资金流出迹象明显      2014年08月19日
  • · 期指减仓至18万手以下 空方大撤退      2014年08月13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