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反弹根基牢固 蓝筹价值凸显

2014年08月11日 16:22    来源: 中国证券报     曹乘瑜

  上周,市场上行后出现震荡,从板块来看,蓝筹股出现盘整格局,成长股逆势上扬,市场活跃度和参与度都有提升。上证指数全周上涨0.42%;深证成指收于1174.41点,全周上涨2.27%。两市周成交额为13953亿元,较前一周成交量小幅减少9.2%。对于市场后市,基金公司观点出现分歧,绝大部分认为大盘反弹根基仍然牢固,蓝筹投资价值明显。但仍有部分基金认为沪港通主题性机会、蓝筹股长期收益相比无风险利率水平不够吸引人,未来仍以中小板低估值股票投资为主。

  向好因素利于反弹持续

  对于后市行情走向,大部分基金公司偏乐观,经济趋稳、估值低、流动性向好等综合因素都有利于反弹持续。泰达宏利认为,目前不宜保持偏低的仓位。从实体经济分析,PMI和终端需求持平或有所改善,库存周期目前处于增加库存的阶段,通胀压力在底部平衡;从股市流动性来分析,银行间利率持平,维持偏宽松的状态,实体经济利率环比稳定或略升,流动性供需缺口持平;从宏观政策分析,目前正处于从温和紧缩阶段向观察阶段过渡;从估值水平来看,蓝筹股和白马成长股处于历史底部,权益类资产与债券资产相比处于低估状态;从盈利预测的角度来看,上市公司盈利水平持平或略有下滑;从股票市场情绪来看,目前正从此前的低迷状态开始恢复。

  上投摩根认为,沪港通等制度性利好只是导火索。货币层面释放的政策宽松预期,才是行情持续演绎的根本原因。自今年二季度以来,在央行多管齐下的推动下,整个市场利率出现了趋势性的回落,其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便是正回购利率和银行间利率的回落。接下来,预计央行还会继续维持现有政策基调,稳增长的举措不会就此停止,从这个角度而言,本轮反弹的根基依然牢固。

  不过,也有基金公司认为,当前的大盘上行持续性不明显。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认为,沪港通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更多将以主题性的机会来演绎。因为沪港通的实际操作较为繁琐,交易成本很高,正式开通之后,投资者借此炒作的可能性低,而长期持有的可能性高。同时,香港资金对A股的长期投资通道是畅通的,大笔的RQFII额度没有用完,大量的RQFII基金规模较小,这意味着最终使用沪港通的投资者将少之又少。其次,蓝筹股的比价系统是投资者预期的无风险利率水平。目前,信托收益仍高于10%的水平,信用债的回报也在8%左右,虽然有一定风险,但未有实质性的违约,可以认为其是投资者预期的无风险利率水平。对比8%的收益率,蓝筹股长期投资价值的优势并不明显。此外,当前改革的方向是机制、惠民生,国有企业利润向民企回流是大趋势,而国企改革见到成效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市场目前只能说下行风险小,长期上行持续性尚不明确。

  市场有望维持强势格局

  大部分基金公司提倡关注低估值蓝筹股。上投摩根认为,从目前来看,市场有望维持强势格局,板块轮动还将持续,可关注地方国企改革加速相关的上市公司、估值见底的部分成长股,以及低估值蓝筹在行业基本面反弹中的投资机会。7月以来至8月6日,所管理的鹏华价值优势基金净值上涨11%的基金经理程世杰表示,从长期看,大盘股的估值水平应该逐步回升到国际可比公司水平,虽然不会一蹴而就,但只要估值水平低就会有吸引力,蓝筹股仍然具有明显的投资价值。

  但摩根士丹利华鑫认为,从长期来看,A股市场或仍将以个别主题、个别板块的阶段性、结构性机会为主,小盘股尤其是主板和中小板中那些低估值的品种预计会有更好的表现,市场的主题机会愈加明显。

  也有成长蓝筹两者都看好的公司。泰达宏利认为,成长白马和价值强周期可能跑赢,因此风格上保持白马成长股为主,增加强周期价值股的配置,行业配置上适度均衡,在传统的成长行业(TMT、医药、新能源和环保)基础上,增加金融和地产股的配置,在市值上适度偏好中小市值股票。


(责任编辑: 李乔宇 )

鍒嗕韩鍒帮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