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推进“节水优先”战略 高耗水产品或开征消费税

2014年08月01日 07:17    来源: 中国证券报    

  中国证券报记者日前从有关渠道获悉,迟迟未能出台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把“节水优先”放在首要位置。行动计划将建立一套考核评价体制,并将节水作为约束性目标,纳入到对各级政府的考核之中,并酝酿对高耗水产品开征消费税。据了解,目前行动计划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之中,并有望于近期出台。

  节水优先为水权交易开路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在“节水优先”这一思路指引下,农业节水方面,行动计划将鼓励大力推进农业节水灌溉,以主要灌区为重点,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新增高效灌溉面积1.5亿亩以上。这一目标与《国家农业节水纲要(2012-2020)》保持一致。

  在城市节水方面,行动计划规定,使用年限超过50年的供水设施要限期完成更新改造,并将管网漏损率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这一点契合《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地下老旧管网改造,最大限度减少跑、冒、滴、漏。

  在工业节水方面,计划将推行等量或减量置换措施。即对水污染大省的制浆造纸、纺织印染、食品发酵、石油化工等行业的改扩建项目,要实行严格的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并继续开展行业整治,这将为后续的排放权交易埋下伏笔。

  7月23日,水利部在京召开水权试点工作启动会,会议明确宁夏自治区、江西省、湖北省重点开展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在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分解的基础上,结合小型水利工程确权、农村土地确权等相关工作,探索采取多种形式确权登记,分类推进取用水户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明确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甘肃省、广东省,重点探索跨盟市、跨流域等多种形式的水权交易流转模式。

  对高耗水产品开征消费税

  除了用标准落实“节水优先”,有关部门还酝酿对高耗水产品征收消费税,并研究对高耗水行业征收水资源税,上述措施或将在地下水超采严重地区先行先试。此外,对从事节水、再生水利用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优惠。

  不过对于环境税,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在2014中国环保产业高峰论坛上透露,今年环境税主要是推进立法,不会有实质动作。贾康同时表示,考虑到营改增以后地方的税收来源问题,财税改革的配套方案将把消费税改革作为重要事项做出部署,使其成为地方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业内人士认为,要贯彻落实“节水优先”战略,在具体措施上,可以引入合同水资源管理模式。合同水资源管理是指高耗水、高污染排放企业设立节水减排目标,与节水服务公司签订服务合同,将节水减排效益转化为前期投入,产生企业的循环经济效益以及节水的社会效益,政府管理部门将产生的部分社会效益奖励补贴回企业以激励企业的节水行为。

  中国证券报记者还了解到,配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家将建立配套的考核制度,从后年起,每年对省一级为单位的政府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将向社会公布,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