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出现改善,外汇供求进一步趋向平衡。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新常态,银行结售汇顺差逐季回落,6月新增外汇占款年内首次出现负增长,跨境资金流入压力明显减弱。与此同时,虽然对外贸易仍存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但外贸结构逐步优化、区域布局日趋协调的态势已经显现。此外,上半年全国供销系统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增长,也显示了内需市场的巨大潜力——
7月2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管涛在介绍上半年我国外汇收支情况时表示,上半年我国面临的跨境资金流入压力明显减弱。从银行结售汇数据看,一季度银行结售汇顺差1592亿美元,同比增长57%;二季度结售汇顺差290亿美元,同比下降21%,环比下降82%。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最新数据显示,6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在年内首次出现负增长,环比减少882.8亿元。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基本面企稳向好,金融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对外贸易逐渐回暖,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无论是结售汇还是外汇占款数据,都反映出一种积极变化:随着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新常态,个人和企业都更愿意持有外汇,资金跨境流入的压力也在减轻,跨境资金有出有进将成为新常态,我国国际收支也逐渐趋向平衡。
原因——
汇率波动致资金流入减少
6月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的负增长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与二季度跨境资金流入压力减轻相伴随,同期金融机构和央行口径的外汇占款都出现了逐月大幅减少的趋势。
4月和5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分别为845亿元和3.61亿元,环比降幅分别为51%和99%。而近期央行外汇占款的缩水,表明央行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减少,在增强央行货币政策主动性的同时,有利于减轻通胀和资产价格上涨的压力。
二季度跨境资金流入环比减少和外贸、直投净流入数据的大幅增加形成鲜明对比。一季度,外贸顺差为169亿美元,跨境直接投资净流入为117亿美元。这两项和实体经济有关的贸易和投资活动的顺差合计为286亿美元,远远小于当季1592亿美元的银行结售汇顺差。而在二季度这种情况发生逆转,由实体经济活动形成的顺差大幅增长230%,至943亿美元,而银行结售汇顺差却下降82%,至290亿美元。管涛表示,这种变化显示出,跨境资金从一季度的偏流入转向了二季度的偏流出。
跨境资金流动与实体经济活动形成的顺差为什么会呈现相反方向的变化?能够对跨境资金流动形成影响的,不单有实体经济活动,也有市场对汇率走势的预期等非交易因素。今年3月人民币汇率日间波动幅度从1%扩大至2%之后,人民币汇率的单边预期被逐渐打破,人民币汇率呈现了明显的双向波动走势。
人民币汇率的双边波动使市场难以形成一致的预期,导致对汇率走势的预测难度大幅提升。从微观层面来说,由于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增加,市场主体需要同时面对汇率升值和贬值两个方向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和企业等私人部门的外汇收支行为也发生了适应性调整。
一方面市场主体的结汇意愿减弱,今年二季度,衡量企业和个人结汇意愿的结汇率由一季度的77%降至68%。同时,不仅即期结售汇顺差下降为290亿美元,未到期远期净结汇余额也连续3个月回调,6月末降至318亿美元,为2013年9月以来的较低水平。
另一方面,市场主体持汇意愿增强。二季度境内的外汇存款增加了863亿美元,比一季度外汇存款多增104%,与由实体经济活动带来的943亿美元顺差规模比较接近。
外汇贷款的变化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这一趋势。而今年二季度汇率双向波动增强,企业进行外汇贷款的动机减弱。外汇贷款余额下降了23亿美元,和一季度的增加626亿美元相比变化相当明显。
趋势——
外汇供求进一步趋向平衡
下一步,跨境资金将呈现怎样的走势?管涛预测,下半年流入和流出的压力并存,我国跨境资金流动还会继续保持振荡走势。
二季度人民币汇率呈现明显的双边波动,4月人民币汇率走弱,延续了之前两月的波动向下趋势,而5月和6月则出现了反弹。目前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固然使单边升值的趋势发生了改变,但并未使市场形成一致的人民币贬值预期。再加上我国经济基本面良好,上半年经济增长处于合理区间,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在国际认可的合理范围以内,人民币汇率趋向均衡,下一阶段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贬值的可能性较低。
管涛表示,目前人民币汇率能够被市场认可。境内外市场人民币交易价格的差值能反映目前汇率的市场接受程度。一季度,境内外人民币对美元的交易价日均差价是169个基点,二季度这一价差大幅收敛至37个基点,甚至比2012年外汇供求基本平衡时期日均61个基点的价差都要低,这意味着这个价格目前被市场广泛认可和接受。
在人民币汇率已经趋向均衡合理水平、当前汇率被市场认可的背景下,跨境资金流动有进有出、双向波动会成为一种新常态。一方面,国内经济企稳,有利于提振整个市场的信心,外贸进出口形势开始回暖,同时境内外利差还继续存在,这3个因素都会导致资金有流入的压力。另外一方面,中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阶段,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还在调整过程中,存在一些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导致资金有流出的压力。
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企业等市场主体调整外汇收支行为之后,我国外汇供求进一步趋向平衡。管涛表示,这种平衡意味着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出现改善。而在国际收支趋向平衡之后,外汇储备的新增规模将逐渐收敛,由外储过快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将得到有效控制。
外汇储备积累有利有弊,随着外汇储备增长到一定程度以后,负面作用相对更多。管涛分析,外储积累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外汇储备增长比较多,带来的央行基础货币投放比较多,有可能带来通胀和资产价格上涨的压力。另外,外汇储备多也会导致经营管理难度加大,并可能触发一些贸易或投资的摩擦。(经济日报记者 张 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