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标的转换+标的增强 指数投资惑中求变

2014年07月14日 11:07    来源: 中国证券报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上周上证基金指数报收3763.31点,下跌26.24点,周下跌幅度为0.69%。深证基金指数报收5116.28点,下跌40.2点,周下跌幅度为0.78%。

  四成基金上涨

  价格表现看,全部场内基金中共有133只基金周收盘价格报涨,数量占比不足四成,场内基金平均价格跌幅为-0.57%。沪深两市基金价格跌幅基本相当。从投资分类看, 黄金ETF 全线收涨,平均周价格涨幅达到1.07%,在各类型上市基金中居首位。而场内混合基金期间平均价格跌幅为-1.1%,在各类型上市基金中价格表现也较为落后。在银河三级基金分类体系中, QDII新兴市场 股票型基金整体平均期间价格涨幅为3.38%,在各类基金中期间价格表现较优。债券型分级子基金期间整体价格跌幅达-4.44%,相对交易价格表现较弱。

  从投资运作来看,382只纳入净值增长率统计的全部场内基金平均净值增长率为-0.73%,较价格下跌幅度为大,但净值上涨基金占比则高出一成。

  市场交易方面,上周场内基金平均单只基金累计成交金额为1.46亿元,但场内流动性分布长尾现象显著,仅有13只基金累计成交金额大于平均值。从分市场的情况来看,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基金周累计成交金额总额达466.3亿元,单只基金周平均累计成交金额为8.04亿元。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基金周累计成交金额总额为75.3亿元,单只基金平均期间累计成交金额为0.24亿元。

  从价格波动来看,上周全部场内基金平均周价格振幅为3.17%。从交易活跃度来看,场内基金平均周累计换手率为6.88%。从估值水平来看,平均期末溢价率为0.12%,其中,债券型分级子基金期末平均溢价率达18.04%。

  双重动力驱动

  目前指数基金仍然占据绝大比例,指数基金产品创新也具有独特优势。但由于低成本、高波动特征,使指数基金产品在今年相对弱态的市场环境中面临较大业绩压力。整体性行情波折反复的市场预期也意味着具有较强市场代表性的指数整体业绩表现在中短期内或难有明显优势。一方面这使得直接跟踪指数的 ETF等收益优势大幅降低,另一方面对于倚靠指数收益与融资成本之间差异获得超额收益的杠杆类品种因面临着刚性收益计提与投资收益不足的双重压力,业绩表现整体存压。但是标的转换与标的增强仍然可以成为指数化被动投资中增强收益、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而这也或成为场内基金产品发展的双重动力。

  对投资者而言,跟踪标的指数风格特征是收益的重要基础,选择被动型指数产品的意义或更多在于获得风格特征鲜明稳定的资产配置。对管理人而言,可对跟踪标的指数进行策略增强或采取策略指数编制方法,优化收益风险配比。从两种方法的比较看,增强型指数投资以指数为基础增加了积极投资管理,但因降低了投资透明度、增加了管理成本和偏离风险等,并未成为管理人指数产品创新的主流选择;指数编制方法的开发与革新则一直保持较为稳定的发展趋势。近年来以主流市场指数为基础,通过编制规则优化开发以定制指数、策略指数形式推进,相关产品或较基础指数产品拥有较优的风险收益特征。


(责任编辑: 李乔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