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新中基祸不单行 刚遭处罚中报又预亏

2014年07月14日 07:27    来源: 成都商报    

  上周,因连续多年造假虚增收入6.6亿元,新中基(000972)及涉案高管遭到证监会处罚。

  财务造假风波尚未平息,新中基又传来坏消息,由于经营糟糕,今年上半年业绩预亏超过2500万元。不仅如此,新中基还陷入了无尽的债务纠纷之中,一连串的打击也给其扭亏目标蒙上了一层阴影。

  预亏超2500万元

  番茄酱是欧美人的生活常备品,但其价格在2008年达到顶峰后迅速下滑,近年来有关“番茄酱去库存、业绩拐点”的话题已是老生常谈。

  自2012年起,国内番茄酱生产企业多通过“限产保价、消化库存”等措施,番茄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减少,国际市场番茄酱销售行情开始逐步回暖。

  然而,续公布证监会处罚结果后,上周五(11日)晚间新中基又紧接着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14年上半年净利润将亏损2500万~3500万元。

  对此,新中基解释称,由于公司上年大桶酱产量低、成本高,以及今年上半年小罐酱销售订单减少,致使上市公司销售收入下降,经营亏损。

  对于新中基而言,业绩亏损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更为可怕的是亏损改观的希望比较渺茫。新中基2013年年报显示,其下属番茄酱生产工厂仅有一半开机生产,由于受番茄原料供应不足的影响,开机工厂平均设备达产率仅在30%左右,番茄酱实际产量只完成了年计划的50%。由于新中基番茄酱产量较少,分摊费用较大,致使番茄酱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仍高于市场销售价。

  尽管新中基经营状况不佳,但番茄酱行业并非没有机会。同花顺数据显示,自2013年6月以来,中国番茄酱出口行情保持着持续走高的趋势,出口价格已从900美元/吨左右提升到1200美元/吨附近。

  在此背景下,“对手”冠农股份拟投入两亿巨资控股天津三和果蔬有限公司,继续加码番茄酱业务。今年5月,冠农股份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如果番茄酱目前的价格仍能持续,依靠公司现有的番茄酱生产规模与成本,今年公司的番茄酱业务可以扭亏为盈。

  2014年扭亏堪忧

  行业回暖,新中基自然憧憬着业绩好转,其2013年年报便明确提出2014年的经营目标是扭亏为盈。不过,在业绩巨亏和债务纠纷的压力下,新中基扭亏目标堪忧。

  中报预亏最多3500万元,这与2013年同期亏损9800余万元相比,新中基最新财务数据貌似确有改善,但这却是通过断臂求生而来。目前,新中基下属子公司新疆中基番茄制品有限公司处于重整阶段,天津中辰制罐有限公司托管经营,三级子公司法国普罗旺斯食品有限公司进入破产清算,上述三家公司未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事实上,上述三家公司本是亏损大户,仅2013年亏损金额就远超9亿元。

  屋漏偏逢连夜雨,新中基还陷入债务缠身的“泥沼”。5月因子公司新疆中基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基番茄)与中国进出口银行发生金融借款合同纠纷,被进出口银行提起诉讼,中基番茄目前尚未支付进出口银行本金5414万元及利息。

  今年2月19日,中国建设银行乌鲁木齐人民路支行曾以贷款未还为由起诉中基番茄,诉讼涉及中基番茄5130万元的贷款本金及537万元的贷款利息和罚息暂未还款。另一家新中基控股的子公司内蒙古中基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中基),也于2013年8月因贷款合同纠纷,被光大银行呼和浩特市分行提起诉讼,涉诉金额达4800余万元。 成都商报记者 唐强


(责任编辑: 向婷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