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超5%收益火了 外币理财理财师提醒:切勿盲目跟风

2014年06月03日 08:02    来源: 金融投资报    

 

  近段时间,受人民币贬值影响,一度被认为是鸡肋的外币理财产品逐渐走出严冬,呈现出收益率和发行量双升的格局。

  自今年初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贬值幅度为1%左右,而即期汇率的贬值幅度更是达到3%左右。在此背景下,以美元为首的外币理财受到投资者关注。

  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受近期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影响,前去银行咨询和兑换美元的市民较之前增加了不少,不少投资者开始考虑是否要在手里留外汇,以便分散风险。但理财专业人士提醒,当前汇率走势不确定,切勿盲目跟风。

  1 外币理财越涨越高

  “美元理财4.2%,澳元理财5.8%。”这一理财信息,在某股份制银行业务咨询的招牌格外显眼。

  记者走访多家银行了解到,曾经被看作是银行理财产品“鸡肋”的外币理财,最近节节攀升,甚至比去年同期的预期收益率足足高了一倍多。“我行近期发售了2款美元理财产品,认购门槛8000美元,投资期限半年到一年不等,预期收益率都超过了4%,比去年徘徊在2%附近要高出不少。”在某股份制银行,记者咨询近期外币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时,该行理财经理如是回答。

  记者看到,该银行发行的2014年第10期天天万汇通C款美元理财产品,期限为363天,认购门槛为8000美元,年化收益率为4.35%,20万美元(含)以上则达到4.55%。“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意味着市民出国留学、境外旅游以及在‘海淘’时的开支都大幅增加。”某业内人士表示。

  记者查询相关数据发现,今年1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是6.0930,兑换5万美元需要30.465万人民币。而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1645,市民想兑换5万美元将需要30.8825万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如果同样采取一次性汇出的话,相比1月份来说,市民目前换5万美元需要多支付3575元人民币。“我觉得人民币汇率还会再下跌,倒不如趁现在多换些美元来保值。”刚刚换完几千美元的冯女士将资金存在了账户上。在冯女士看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单边升值了这么多年,升值通道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美元不仅让她的家庭资产配置得到很好的分散,也为孩子将来出国留学做准备。“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一直坚持这么做,这已经成为我的资产配置中不可缺少的定投项目。”

  除美元理财产品收益不断攀升外,不少银行对澳元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也进行了上调。记者在某国有银行看到,该行目前在售的一款澳元理财产品,投资金额1万澳大利亚元,投资期限365天,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5.15%-5.4%,大有与人民币理财产品分庭抗礼之势。

  值得对比的是,2013年美元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仅为1.83%,澳元理财产品为2.93%,港币理财产品为1.35%,欧元为1.03%。

  2 汇率走势难以预测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投资者对国内银行理财产品比较熟悉,而对外币理财投资则比较陌生。为此,记者采访了某国有银行的理财经理陆女士,她表示,目前国内银行外币理财产品主要分为结构化产品和非结构化产品两大类,“从投资方向看,除结构化产品的挂钩标的涉及境外资产外,非结构化产品的投资标的仍以境内资产为主。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发行的外币理财产品,九成属于固定收益型,以投资境内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当下高收益的主要原因是机构对外汇需求量的增加。”“外币理财产品和普通银行理财产品差不多,但投资者应先在银行购汇,再买相关外币产品。拿美元举例,一般的美元理财产品都是8000美元起投,折合人民币不到5万元。投资者在做美元理财产品前,一定要先了解清楚投资起点和投资周期,购买渠道也分为网银、手机银行、银行柜台等,但我建议没有外汇投资经验的市民最好在柜台买。”陆女士建议。

  同时,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人民币难以出现趋势性的贬值,或将以双向波动为主,这也让“不保本”的外币理财收益率面临风险。某理财师表示,无论升值或贬值,均无需刻意因为理财而将人民币换做美元或其他外币保值,“毕竟人民币理财的投资渠道依旧很多,外汇理财的渠道则相对较少。”“如果在外汇理财周期结束时,客户需要用到这笔外汇,比如出国留学等,那么现在提早换汇十分合适。如果最终还是换回人民币的话,则要承受不可预测的汇率波动风险。”上述理财师表示。“虽然现在外币理财市场的收益率普遍较高,但与人民币理财产品不同,投资外币理财产品需要一定的外汇知识,还要考虑到汇率波动等因素。”某国有银行个人金融部理财师说,对于没有明确外币用途的人,不建议大量持有外币资产。

  他表示,如果未来有外币使用的需求,也不用先着急现在购汇,可以继续观望一段时间。“汇率的走势难以预测,市民在投资外币理财产品时将面临汇率走高的风险,因为一旦人民币升值,外币理财产品的收益很可能难以弥补汇率带来的损失。”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