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河北的加法:时刻准备着

2014年04月21日 07:32    来源: 每经网-每日经济新闻    

  编者按:俗语说,十个指头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首都经济圈协同发展过程中,河北省与北京、天津这两个京津冀“双核”直辖市有所不同,无论从行政级别还是经济实力来看,河北省均偏低偏小。该省主政者将自身定位为“服务”和“崛起”两种角色,为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不遗余力地摇旗呐喊,寄望于承接来自北京、天津的部分功能、人口和产业,做好一道道“加法”,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新腾飞起到强大促进作用。

  一个共识是,河北承接来自北京、天津的部分功能、人口、产业之后,对于河北省部分城市的功能,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将起到极大促进。

  如何更好地承接、融合、改造、升级这些产业,河北自身的功能定位是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吻合等一系列问题,需要逐一解答。

  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张贵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由于京津冀区域发展的各要素及区际存在一些矛盾利益冲突,仅靠现行行政体制、机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推进不会很快。

  河北主动

  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河北表现得最为积极。

  在习近平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7点要求后仅一个月,今年3月26日,河北率先出台《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并拟定《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对河北部分城市与区域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承接功能进行明确。

  随后,河北省一二把手也分别出席相关会议,就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相关问题进一步强调和明确。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强调,要牢固树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全局理念。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这台大戏中,河北主要是演好两个角色:一是服务的角色;二是崛起的角色。

  河北在三地关系上表现积极并非首次,甚至可以说,该省近些年来一直绷着这么一根“弦”。

  此前的“环首都经济圈”概念,就是2010年由河北省首次提出来的。当时河北在省级层面上,划出“环首都经济圈14县”。国家发改委于2011年开始启动首都经济圈的规划和编制工作,在2012年的区域规划审批计划当中,首都经济圈的发展规划更是位居首位,但进展一直较慢。

  到了2012年,“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被明确写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由此,首都经济圈的规划和编制工作被提上议事日程。2013年5月,河北与北京签署《2013至2015年合作框架协议》。

  省会尴尬

  走在石家庄中心城区的主干道上,地铁施工随处可见,被堵塞的汽车司机不耐烦地按着喇叭,伴随着行人的骂声。入夜之后,连接主干道的一些街道,成为夜市小贩的集聚地,充斥着闪烁的灯光、嘈杂的音乐和鼎沸的人声。

  按照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石家庄围绕建成京津冀城市群南部副中心城市,唐山围绕建成东北部副中心城市,加强与京津功能分工和配套协作,带动冀中南、冀东两翼发展。

  石家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被放在重要位置。然而,石家庄一些决策部门对这个问题却没那么 “上心”。石家庄市发改委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正在全力完成其他事情,没有精力谈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事。石家庄市规划局回应记者,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具体政策还没有落实下来,目前还没有实质性的东西。

  在 《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对保定、廊坊都有明确的产业承接的功能定位,作为省会的石家庄,功能定位却不明确。张贵祥认为,与廊坊、保定相比,石家庄离京津距离较远,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不占优势,对河北而言,比较现实的是让廊坊、保定先发展起来。

  石家庄所面临的尴尬是多重的。它虽被定位为京津冀城市群南部副中心城市,有资源聚集优势,似乎可以承接部分京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等功能,却又与保定、廊坊的承接功能定位重叠;它的东北方向还有唐山,也定位为围绕建成东北部副中心城市。

  省长犯愁

  “京津冀中,空间幅度上河北是最大的,在接受首都的辐射、承接人口、经济、非首都核心功能的转移和有益影响方面,河北也是最多的。然而,在大气、水环境和水资源等相对稀缺的公共资源严格管治方面,河北也将面临与京津相适应的新标准的压力,机遇与挑战并存。”张贵祥说。

  现在河北最急切解决的是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转型发展。2013年,河北省财政支持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投入32亿元资金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其中4.6亿元用于钢铁、水泥、玻璃、煤炭、造纸、印染等高耗能、高污染和落后技术、产能过剩企业和项目实施淘汰关停上。然而,效果并不明显。

  去年10月,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调会上,河北省省长张庆伟坦言比较 “犯愁”,“犯愁”有两个原因,一是担心污染重,“(全国‘两会’期间)不好意思见大家”,二是河北关闭矿山影响了GDP,他“正考虑怎么向(河北)人代会作报告”。

  由于大气污染的区域性特点,北京、天津的空气质量不可能脱离河北空气污染的影响,联防联控成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目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已经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的协作工作,并在北京市环保局设立“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协调处”。

  但是,多位专家表示,有效解决区域大气污染问题,还需要形成产业上的相互承接,产业上的“加减法”更有现实意思。

  加法不易

  “河北现在力推保定,实际上廊坊的位置是最好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廊坊被“低调”处理,河北方面有自己的想法。据该专家说,河北担心廊坊被划分到北京。河北环绕北京的14个县(市、区)中,廊坊下辖的占了近一半。同时,即将兴建的北京新机场选址距离廊坊主城区24公里,将建成亚洲最大航空枢纽港。廊坊的某些功能区已经服务北京了,廊坊划归北京是有可能的。

  而保定在北京到石家庄的连线上,发展保定对河北更有利。

  张贵祥认为,解决协同发展的矛盾,一方面需要体制、机制上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区划和区域管理机构问题,若成立京津冀协调发展管委会,可以解决公共资源与环境问题。

  在北京、天津尚未有明确政策规划出台前,河北率先出台《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是否能真正落实,必然存在争议。

  河北省政府一位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河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是以河北省建设厅为主体做的,“让人感到惊讶”,因为在没有和北京、天津及国家沟通之前就自己做出一些规划和定位,甚至有些“草率”。“说出来以后只会引起一些思维的混乱。”该负责人说。

  对于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定位,河北省委政策研究室的一位负责人称,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必须形成共识,在更高层面上整合,让京津冀产业发展占领国际制高点。要实现大的目标绝非北京一己之力、一日之功所能完成,京津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目标一致的协同发展,需要超越行政级别进行合作。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