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IM F份额改革美国又拖后腿

2014年04月17日 07:57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从美国白宫向西走三个街区,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总部所在地,旁边则是它的姊妹机构世界银行。一直以来,世行行长的位置被美国人占据;而IM F最新的份额改革,也已被美国拖累了近四年,以至于不久前召开的G 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对此表示“深深失望”。

  美国迟迟不批准这一改革,归根到底,意在维护美元霸权。对于IM F的公信力和影响力而言,这无疑是一种伤害。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本应发挥重要作用的IM F被边缘化,最大问题就是缺乏公信力,发达国家掌握了过大权力,新兴经济体代表性严重不足。有鉴于此,IM F开始进行深层次改革,根据2010年各国达成的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为反映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发达国家应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让渡6%的份额;欧洲国家还将让出两个执董席位。

  这一改革具有局限性,未充分反映新兴经济体的实力。比如,中国经济规模已超越日本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按照改革方案,中国在IM F份额由世界第六提高到第三,仍低于日本,更不合比例地低于美国。

  即便如此,改革还是遭到了西方国家的阻扰,当前最大的拦路虎就是美国。一些美国议员以所谓IM F资金使用不够明晰为由,拒不批准该方案。其实,这不过是一个借口,因为他们同时还要求IM F向乌克兰提供大笔资金。自相矛盾的背后,则是在这些政客看来,改革方案削弱了美国在IM F的份额,更助长了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力,进而会影响美元在世界的霸权。

  按照IM F的章程,重大事项需要85%以上的投票权支持才能通过,而无论改革前和改革后,美国都在IM F拥有15%以上的投票权,是IM F唯一拥有否决权的国家。在大多数国家都批准该方案的前提下,美国不批准,使得IM F改革变得遥遥无期。即使白宫已同意的改革方案,即使该方案得到了国际一致认同,美国政客想说不就说不,其他国家只能徒唤奈何。这正是当前国际金融体系极不合理不公正的重要表现。

  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动力在下降。美国2010年之所以同意改革,是因为当时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普遍陷入衰退,发达国家需要新兴经济体作出更大贡献,向IM F提供更多资金,因此不得以让渡自身的权力。但随着发达国家开始走出危机,改革迫切性降低,对削弱自身权益的改革意愿在减弱。

  IM F是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要能发挥建设性作用,有赖于其增强自身权威和公信力。如果一些美国人固执于自身的利益得失,动辄对相关改革指手画脚,结果必然导致这些机构被新兴经济体所抛弃。这既不利于国际金融体系的长期稳定发展,也必然会损及发达国家自身的利益。         (刘洪)


(责任编辑: 史博超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