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社保卡密码输错6次将锁 和金融账户相互独立

2014年04月13日 07:32    来源: 半岛都市报    

  随着青岛市新版社会保障卡的陆续换发,更多青岛市民用上了新卡,和老版社保卡相比,新卡可以设置密码,加载了银行账户,这也使得新卡的使用有了很多不同。近日,市人社局详解新版社会保障卡的相关政策,市民设定社保卡密码后,要牢牢记住,因为如果连续输错密码6次,社保卡将被锁定。

  不同社保卡颜色不同

  据悉,本市社会保障卡的发放对象为依法享受本市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人员。发卡初期,先发放参加本市社会保险的参保人员,含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

  不同种类社会保障卡的颜色有所不同,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卡为蓝色,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卡为绿色,特殊人员社会保障卡为红色。就业及灵活就业人员应申领蓝色的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卡;城乡适龄未就业人员和学生、儿童、老年居民等非就业人员,应申领绿色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卡;离休、新中国成立前老工人应申领红色特殊人员社会保障卡。

  本市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卡使用期限原则为10年;特殊人员的社会保障卡有效期限为长期有效;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卡在持卡人参保身份发生变化前长期有效。

  社会保障卡首次发放免费。目前 ,青岛市社会保障卡有6家合作银行,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分行、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分行、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行、青岛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每张社保卡只能由一家合作银行负责提供相关服务。

  社保和银行账户独立

  新的社会保障卡,增加了金融功能,社会保障卡金融功能可享有银行提供的免收银行管理费、年费及开卡费等相关优惠政策。

  社会保障卡是加载金融功能的复合卡,设有两个独立的账户,一个是用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功能的社保账户 ,例如:刷卡看病、购药和查询社保信息等用的就是社保账户 ;另一个是银行账户 ,例如:领取各项社会保险待遇、存取款用的就是银行账户。两个账户完全独立,互不关联,分别由人社部门和发卡银行负责管理。这两种金融功能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混用的现象 。

  市人社局还特别提醒,社会保障卡只限本人使用,持卡人不能出借、转让社会保障卡或泄露卡密码。否则,因此而造成的损失由持卡人自行承担。

  密码输错6次将锁定

  社会保障卡社保账户初始密码为“123456”。持卡人可以在激活社会保障卡的同时修改初始密码,也可以在激活以后随时进行修改。社会保障卡社保账户初始密码可以在社会保障卡开户银行服务网点进行修改,也可以在医疗保险定点单位刷卡终端上进行密码修改。

  持卡人不修改初始密码的,默认为不启用密码。办理业务时不需输入密码。初始密码一旦修改过,就默认为持卡人启用密码,以后凭卡办理业务时要录入密码。持卡人忘了社会保障卡密码,应持本人有效证件就近到社会保障卡开户银行服务网点办理密码解锁、重置或修改密码手续。

  密码必须设为6位阿拉伯数字。使用密码时,社保账户密码连续输入错误达6次,该卡进入密码锁定状态。进入密码锁定状态的卡,必须凭本人身份证件和社会保障卡就近到社会保障卡服务网点办理密码重置手续,否则无法使用。

  目前,社会保障卡社保账户密码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医疗保险个人账户金支付(即刷卡买药),社保信息查询。以后将逐步拓展到其他公共应用领域。


(责任编辑: 邢晓宇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